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

期刊: 中国村庄 DOI: PDF下载

常秀

山东万事达钢结构有限公司 256500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阶段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目标责任性原则等三项关键原则,以指导全过程的有效造价管理。通过分析建设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观念和模式的滞后、市场情况调查不足、各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未充分落实等方面,指出这些问题可能带来的严重危害和表现。为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了在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竣工结算阶段分别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这些措施涵盖了从项目规划到最终竣工的各个阶段,旨在确保项目在全生命周期内能够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成功完成。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造价;控制

正文

1引言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是确保项目成功实施的核心环节。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传统的观念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项目管理的要求。本文旨在通过对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原则、问题和有效措施的分析,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更为科学和实用的指导,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建筑环境。

窗体顶端

2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造价控制原则

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全过程中,造价控制是确保项目成功完成的重要环节。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工程造价,以下是三项关键的原则:

2.1 阶段性原则

阶段性原则强调在建筑工程的不同阶段,需要进行有序的造价控制。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成本管理需求。在项目的早期阶段,重点可能是预算的制定和初步设计的成本评估;而在施工阶段,重点可能转向实际成本的监控和变更管理。通过在每个阶段制定和执行相应的造价控制策略,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成本问题,确保项目整体预算的有效执行。

2.2 动态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体现了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对造价控制策略的不断调整和优化。由于建筑工程可能受到外部环境、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造价控制需要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定期的成本分析、风险评估以及对市场行情的监测,使项目管理团队能够做出实时决策,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情况。通过动态性原则,可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确保项目始终在可接受的成本范围内运作。

3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工作现状

3.1建设工程造价控制观念和模式落后

建设工程造价控制观念和模式的滞后可能导致严重的危害和表现。首先,过时的造价观念可能使项目团队无法充分理解和适应当今建筑行业的技术、管理和市场变革,导致对新技术和创新管理方法的忽视。这可能导致在项目执行中未能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最佳实践,增加项目成本和风险。

其次,滞后的造价模式可能导致对项目成本的不准确评估和监控。传统的造价模式可能无法全面考虑到项目各个阶段的动态变化、市场波动和风险因素,导致预算偏差和成本超支。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的模式可能使项目无法及时调整造价策略,陷入不可预测的经济困境。

3.2未充分开展市场情况调查

首先,未进行充分市场调查可能导致对项目材料、劳动力和设备等成本因素的不准确估算。缺乏对市场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项目团队可能难以把握原材料价格波动、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等因素,从而在预算编制和成本控制中产生偏差,增加项目的财务风险。其次,忽视市场情况调查可能使项目团队无法及时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建筑行业受市场影响较大,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和其他费用都可能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如果未对市场情况进行及时调查,项目团队可能无法灵活调整造价策略,导致项目在执行过程中面临供应链中断、成本膨胀等问题。

4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

窗体顶端

4.1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设计阶段,需要进行详细的成本估算和分析,考虑材料的选择、建筑结构、系统设计等因素对成本的影响。通过与预算的比对和调整,确保设计方案与项目预算相符,防范可能的超支风险。同时,在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中,需要与设计团队紧密合作,促进设计创新和经济性的平衡,以在不降低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效益。针对设计变更,及时评估其对造价的影响,制定合理的变更管理措施。通过在设计阶段的全过程造价控制,不仅可以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降低后续施工和运营阶段的不必要成本,同时也有助于确保设计方案与财务目标相一致,实现整个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和成功发展。

4.2招投标的造价控制

全过程造价控制要求在招标文件中详细规定项目的质量标准、技术要求以及成本预算等关键信息,以引导承包商提交符合项目整体经济利益的报价。同时,通过细致的评标程序和对承包商的资质审查,能够确保中标方具备足够的施工经验和财务实力,从而降低后续施工过程中因承包商问题引起的成本风险。在招投标的造价控制中,透明公正的招标程序和评标体系有助于建立厂商之间的公平竞争环境,促使承包商提供更加经济合理的报价。通过全面的招投标造价控制,可以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确保工程在质量、进度和成本方面达到最优的平衡,从而推动建筑工程的成功实施。

4.3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要求严格执行预算和合同条款,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符合既定的经济目标。在施工阶段,变更管理也是关键的一环,要对设计变更等因素的影响进行及时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增加。通过施工阶段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可以保障工程的经济可行性,提高施工效率,最终确保项目按照既定的质量标准、时间计划和成本预算成功完工。

4.4竣工结算的造价控制

竣工结算要求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成本进行全面梳理和核算,确保实际发生的费用与原始预算相符。在这一阶段,需要对工程各项费用进行仔细审核,包括材料采购、施工过程中的实际费用以及变更管理等方面。通过对工程实际完成情况与合同约定的核对,确保每项费用的支出都符合相关法规和合同规定。同时,竣工结算要求对工程质量和工程量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结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5结束语

全过程造价控制是建筑工程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要求在项目的各个阶段都进行细致入微的成本管理和控制。通过本文的深入剖析,我们认识到观念和模式的更新迫在眉睫,市场情况调查和各阶段全过程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在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竣工结算阶段实施全过程造价控制的紧迫需求。只有在不断创新和适应变革的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取得更为卓越的成就。

参考文献:

[1]李珍.建筑工程全过程的造价控制措施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04

[2]江斌.论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J].城市建筑,20140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