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摘要
关键词
核桃栽培;病虫害防治;施肥管理
正文
引言
核桃的病虫害种类越来越多,为了有效提高核桃的种植成功率,使核桃成果质量显著提升,就要加强对核桃病虫害的深入了解与分析,选择更恰当的核桃栽种时间,对核桃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合理掌握,对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防治技术进行综合运用,有效改善核桃树体的生长环境,使核桃病虫害防治效果得到进一步强化,最终生产出更加优质的核桃。
1. 核桃的生长习性和环境要求
1.1 植物学特性
核桃树属于胡桃科胡桃属,是一种落叶乔木,原产于亚洲和欧洲的温带地区,因其果实—核桃仁的营养价值高而被广泛栽培。核桃树具有独特的植物学特性,对其生长环境有特定的要求。核桃树的根系发达,具有强大的吸水能力,主根深入土壤,侧根广泛分布,有助于树木的稳固和养分的吸收。树干通常直立,树皮灰褐色,随着树龄的增长会出现裂纹。核桃的花为雌雄异株,即同一棵树上既有雄花又有雌花。雄花呈穗状花序,挂在枝条上;雌花较小,通常位于新梢的顶端。核桃果实为核果,外层为绿色肉质果皮,内含坚硬的果壳,果壳内包裹着富含油脂和蛋白质的核桃仁。
1.2 环境适应性
气候适应性方面,核桃树适合在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下生长。它们要一个较长的生长季,确保果实的成熟。核桃树需充足的阳光以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在阴凉或多云的地区,核桃的生长和产量会受到影响。在土壤适应性方面,核桃树对土壤类型的适应性较强,在轻壤土、壤土和黏土等不同类型的土壤中生长。为了实现最佳生长,核桃树更喜欢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土壤的pH值对核桃树的生长也有影响,理想的pH值范围是6到7。过酸或过碱的土壤会影响树木的养分吸收,影响生长和产量。
2. 核桃的栽培技术
2.1 种植场地的选择和准备
核桃树要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促进健康的生长和果实的成熟。树木应该种植在一个开阔的地方,避免阴影或遮挡。理想的土壤应该是深厚、肥沃且排水良好的。重粘土或排水不良的土壤会导致根部水分积聚,增加树木患病的风险。在种植之前,进行土壤测试确定pH值和养分水平是非常有益的。如有必要,通过添加有机物质或调整pH值来改良土壤。在种植之前,应彻底清理地块,移除杂草、石头和其他杂物。对于较大的种植项目,要翻耕土壤以改善其结构和排水能力。在种植点,挖一个比树苗根系稍大的坑,确保根部有足够的空间扩展。在种植时,还应注意树木之间和行之间的距离。核桃树的树冠变得非常大,它们要足够的空间来展开。树与树之间的距离应该在8到10米之间,有助于空气流通和阳光的照射,减少病害的传播。
2.2 核桃的选择和繁殖方法
不同的品种对环境条件有不同的适应性,应选择能在特定地区良好生长并满足市场偏好的品种。例如,一些品种更耐寒或更适合干旱条件,而其他品种产生更大或更味道独特的果实。进行品种选择时,还应考虑病虫害抵抗力、成熟期和产量等因素。种子繁殖是最简单的繁殖方法,通过播种核桃种子来培育新树。通过种子繁殖得到的树木在遗传特性上与亲本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果实质量和产量的不确定性。嫁接是核桃栽培中更常用的繁殖方法,保证新树木保留选定品种的特性。在嫁接过程中,将选定品种的枝条(接穗)嫁接到另一棵树的根部(砧木)上,不仅能保持果实的质量和一致性,而且提高树木的适应性和抵抗力。嫁接还有助于加快成熟过程,使树木更早地开始结果。选择合适的繁殖方法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栽培目标、可用资源和技术水平。
2.3 栽植技术
在栽植前,根据树木的预期生长大小挖掘适当大小的栽植坑,通常深度和直径均为60-80厘米,确保根系有足够的空间发展。栽植时,将树苗放入坑中,使根颈位于地面以上1-2厘米,防止根腐病的发生。填土时应轻轻压实,确保根部与土壤良好接触,然后充分灌水以促进根系与土壤的结合。对于嫁接苗,确保接穗部分位于地面以上,防治嫁接部位受潮引起病害。在树木生长的初期阶段,要定期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在干旱季节;并进行适当的松土和除草,减少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并控制杂草的生长。施肥应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树木的生长情况进行,一般在栽植后的第二年开始施用复合肥或有机肥,支持树木的健康生长。
2.4 修剪与整形
合理的修剪和整形促进树木形成良好的树冠结构,提高通风和光照条件,有利于果实的成熟和提高产量。定期的修剪还去除病弱枝,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持树木的健康生长。核桃树的修剪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幼树期的培形修剪和成树期的保形修剪。在幼树期,修剪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出一个稳固、通风良好的主枝框架。通常选择3-5个生长健壮、分布均匀的枝条作为主枝,其余过密或交叉生长的枝条应及时剪除;还应控制主枝的生长方向和长度,避免过度延伸。进入成树期后,修剪的重点转向保持树冠的适宜密度和形状,促进果实的均匀分布;应定期剪除过密的枝条、病弱枝和内向生长的枝条,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适当短截一些过长的枝条,促进新梢的生长,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在修剪时,还需注意几个原则:修剪工具应保持锋利和清洁,减少对树木的伤害和病菌的传播;修剪时机通常选择在冬季休眠期或早春萌芽前,此时树木的伤口愈合较快,减少对生长的影响;修剪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树冠总量的1/4,过度修剪会影响树木的生长和产量。
2.5 施肥管理
合理的施肥不仅能满足树木对养分的需求,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在制定施肥计划时,应考虑到核桃树的生长周期、土壤肥力状况、果实产量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核桃树对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的需求量较大,因此施肥时应注重元素的补充。在幼树期,应重点施用氮肥,促进树木的生长发育;而在成树期,除了氮肥外,还应适当增加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量,促进果实的成熟和提高产量。根据土壤测试结果,还要补充一些微量元素,如锌、铁、硼等,防止营养缺乏症的发生。一般而言,核桃树的施肥分为春季追肥、夏季追肥和秋季基肥。春季追肥主要是补充氮肥,促进新梢的生长;夏季追肥主要是补充磷钾肥,促进果实的膨大和成熟;秋季基肥主要是施用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为来年的生长储备养分。在施肥时,应避免过量施用化肥,以免造成土壤盐分累积和环境污染。除了化肥外,有机肥的施用也是提高土壤肥力和树木健康的重要手段。有机肥能提供多种营养元素,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2.6 灌溉管理
合理的灌溉不仅能保证核桃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还能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灌溉的目的是保持土壤的适宜湿度,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对树木造成不利影响。在生长旺盛期,特别是在花期和果实膨大期,对水分的需求较大,此时应保证充足的灌溉;而在休眠期,水分需求减少,灌溉量也应相应减少。过量的灌溉会导致土壤水分过饱和,影响根系的呼吸,甚至引起根部病害;而灌溉不足则会导致树木生长受限,果实发育不良。
灌溉方法的选择也是灌溉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滴灌是一种高效节水的灌溉方法,通过在树木根部附近逐滴释放水分,减少水分的蒸发损失,同时减少杂草的生长。微喷灌也是一种适用于核桃园的灌溉方式,它在保证土壤湿度的同时,避免树冠受潮,减少病害的发生。在灌溉管理中,监测土壤湿度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安装土壤湿度传感器或定期进行土壤湿度检测,确定灌溉的时机和量。考虑到气候变化和降水模式的不确定性,灌溉计划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
3. 核桃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
3.1常见病虫害识别与危害
常见的病害包括核桃细菌性溃疡病、核桃炭疽病和核桃轮纹病等。细菌性溃疡病主要危害树皮和幼嫩枝条,导致枝条枯死和树皮开裂;炭疽病主要侵害叶片和果实,造成叶片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色斑点,果实出现褐色病斑,严重时会导致果实腐烂;轮纹病则主要影响叶片,使叶片出现黄色或褐色的环形斑纹,影响光合作用。在虫害方面,常见的有核桃象甲、核桃小卷蛾和红蜘蛛等。核桃象甲主要危害嫩叶和果实,幼虫在果实内部取食,导致果实腐烂;核桃小卷蛾的幼虫危害嫩叶和花序,严重时可导致叶片卷曲和花序干枯;红蜘蛛则主要侵害叶片,吸取叶片汁液,导致叶片出现黄斑,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对于病害,一般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包括合理轮作、清除病残体、使用抗病品种和喷施防治药剂等措施。对于虫害,除了化学防治外,还可以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如使用性诱剂诱杀、释放天敌等。核桃病虫害的防治要综合运用各种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损失。
3.2 综合防治措施
3.2.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核桃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中的基础,通过调整栽培管理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选择健康、适宜的种苗和抗病虫害品种进行栽培,是预防病虫害的首要步骤。合理密植和修剪整形,保持适当的树行距和株行距,确保树冠通风透光,有效减少病菌和害虫的滋生。土壤管理也是农业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和肥力,提高土壤的排水能力,避免积水,有利于减少根部病害的发生。合理轮作和深翻土壤,打断病虫害的生活周期,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数量。及时清除病残体和落叶,减少病原菌和虫卵的越冬场所,是农业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病虫害发生初期,人工捕捉和消灭害虫,如使用黄色粘板诱捕飞虫,用手捉除害虫等。
3.2.2 物理防治
通过利用物理手段直接消灭或驱避害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物理防治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使用诱捕器、遮挡网、温度调节和光照控制等。诱捕器是物理防治中常用的一种工具,利用害虫对特定色彩、气味或光泽的偏好,将它们诱集并捕捉。例如,黄色粘板吸引并捕捉许多飞行的害虫,如蚜虫、白fly和果蝇等;性诱剂诱捕器则是利用害虫的性信息素吸引异性,用于捕捉特定种类的害虫,如核桃小卷蛾。遮挡网是另一种有效的物理防治方法,通过覆盖在树木或果园上的网状物料,阻挡害虫的侵入,允许阳光和空气的流通。遮挡网不仅防止害虫的直接危害,还减少病原菌的传播。温度调节是一种通过改变害虫生活环境的温度来控制其生长发育的方法。例如,冬季通过剪除枯枝和落叶,减少害虫的越冬场所,春季及时清除杂草,降低田间湿度,都是通过温度和湿度调节来控制害虫的方法。
3.2.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或其他生物资源来控制病虫害的一种环保且可持续的防治方法。在核桃树的病虫害管理中,生物防治策略的运用有效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种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是引入和增殖天敌。例如,释放捕食性天敌,如瓢虫、草蛉、蜘蛛等,有效控制蚜虫、红蜘蛛等害虫的数量。寄生性天敌,如寄生蜂,寄生在害虫体内,抑制其繁殖;还利用病原微生物,如真菌、细菌、病毒等,作为生物农药,直接杀死或抑制害虫的生长发育。生物防治还包括采用抗病虫害品种的栽培。通过选育和种植具有天然抵抗力的核桃品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不仅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还能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在实施生物防治时,要考虑生物因子的选择、释放时间和数量,以及生态环境的适宜性。
3.2.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快速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但过度依赖或不当使用化学农药导致药剂抗性的产生、对人体和环境的污染以及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在实施化学防治时,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确保安全有效的防治效果。根据病虫害种类和发生程度选择专效性强、毒性低、残留期短的农药,并严格按照推荐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施用;应避免单一农药的长期连续使用,减少病虫害对药剂的抗性。一般应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时进行防治,防止其迅速蔓延。施药时应保证药液均匀覆盖,特别是对于叶背和隐蔽部位的病虫害,加强喷雾,确保药效。合理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延缓病虫害对药剂的抗性发展。在使用农药时,严格遵守安全防护措施,保护施药人员的健康,并注意保护益虫和其他非靶标生物,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结语
核桃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核桃树种植作为现代化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核桃产品,增加农户经济收入,还能够绿化环境,改善生态指标。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农户应重视核桃树种植技术,注重病虫害的防治,以此提高核桃树栽培成活率,促进核桃种植产量和品质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吾古兰木·阿木提.核桃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22(11):49-50.
[2]杨莉.核桃栽培管理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措施[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12):83-84.
[3]刘志鹏.核桃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J].种子科技,2022,40(20):7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