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指导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为例
摘要
关键词
产业指导、精准扶贫、作用
正文
前言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把产业扶贫摆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五个一批”的首位,说明产业增收是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为了着力提升产业扶贫效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建立了产业指导服务队伍,产业指导覆盖了全旗贫困嘎查和贫困户,通过点对点、一对一的技术指导服务确保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至少有一个支柱产业项目,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嘎查有一项主导产业,不断增强嘎查持续发展能力,做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基本概况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少数民族边境旗之一,总面积80412平方公里,辖11个苏木镇114个嘎查村,总人口14.45万,其中农牧业人口5.64万人,主要散居在生态绿洲和沙漠戈壁地区。2011年被列为自治区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县。2014年,全区开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全旗共识别确定贫困嘎查村23个,贫困人口2721户6564人,贫困发生率为15.1%。2018年7月,通过自治区贫困退出复查和第三方评估考核,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告退出自治区级贫困旗县序列。2018年农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9.9%,贫困发生率稳定降至2%以内。2020年如期完成全部贫困人员的脱贫。
2.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贫困嘎查现状概况
2.1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贫困嘎查现状。内蒙古拉善左旗贫困嘎查共23个,贫困人口892户2329人,分布在全旗11个苏木镇。
巴彦浩特镇3个。希尼套海嘎查31户57人,可利用草场面积6000亩,耕地面积2224.6亩。特莫图嘎查27户67人,可利用草场面积196940亩,耕地面积161.5亩。贡呼都格嘎查30户65人,可利用草场面积3500亩,耕地面积1798.4亩。
吉兰泰镇3个。瑙干陶力嘎查36户83人,可利用草场面积730925亩,耕地面积3367亩。沙日布日都嘎查40户82人,可利用草场面积561362亩,耕地面积9208亩。瑙干勃日格嘎查38户106人,耕地面积6934亩。
巴润别立镇5个。白石头嘎查20户62人,可利用草场面积50700亩,耕地面积3344亩。岗格嘎查89户284人耕地面积6158亩。巴彦宝格德嘎查40户124人,可利用草场面积88050亩,耕地面积4310亩。阿拉腾塔拉嘎查66户169人,耕地面积8126亩。铁木日乌德嘎查36户108人,可利用草场面积97890亩,耕地面积4211亩。
巴彦诺日公苏木2个。伊和布拉格嘎查70户162人,可利用草场面积1740128亩,耕地面积1457亩。哈日木格台嘎查40户99人,可利用草场面积784471亩。
额尔克哈什哈苏木1个。巴彦淖日嘎查24户66人,可利用草场面积653103亩。
超格图呼热苏木1个。乌兰泉吉嘎查43户112人,可利用草场面积691500亩。
宗别立镇1个。敖登格日勒嘎查12户32人,可利用草场面积558800亩。
温都尔勒图镇3个。德力乌兰嘎查65户202人,耕地面积10843亩。温格其太嘎查22户76人,可利用草场面积211815亩。巴润霍德嘎查25户69人,可利用草场面积186246亩。
敖伦布拉格镇2个,蒙和哈日根嘎查42户86人,耕地面积3737.92亩。宝特根乌素嘎查44户90人,耕地面积4735.3亩。
银根苏木1个。达兰图如嘎查32户77人,可利用草场面积1985313亩。
乌力吉苏木1个。温都尔毛道嘎查20户51人,可利用草场面积9173099亩。
2.2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贫困嘎查产业现状。内蒙古拉善左旗23个贫困嘎查中,纯牧业嘎查10个,分别是特莫图嘎查、哈日木格台嘎查、伊和布拉格嘎查、乌兰泉吉嘎查、巴彦淖日嘎查、温格其太嘎查、温都尔毛道嘎查、达兰图如嘎查、敖登格日勒嘎查、沙日布日都嘎查。纯农业嘎查6个,分别是蒙和哈日根嘎查、宝特根乌素嘎查、岗格嘎查、阿拉腾塔拉嘎查、瑙干勃日格嘎查、德力乌兰嘎查。半农半牧嘎查7个,分别是希尼套海嘎查、贡呼都格嘎查、白石头嘎查、巴彦宝格德嘎查、铁木日乌德嘎查、瑙干陶力嘎查、巴润霍德嘎查。纯牧业嘎查主要以畜牧业为主,纯农业嘎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半农半牧嘎查农业和畜牧业兼有。23个贫困嘎查中自主发展产业的贫困人口有276户575人,其中从事农业158户,主要种植的作物为小麦、玉米、向日葵、西瓜等。畜牧业68户,主要养殖牛、羊、骆驼、马等。沙产业4户,主要是通过种植梭梭然后嫁接锁阳、苁蓉。旅游业15户,主要是从事休闲农牧业、乡村旅游、沙漠旅游等。务工就业91户,主要是从事运输、临时务工等。
3.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产业指导员概况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立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弹炸跳蚤”,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2019年围绕有机农牧业、高端畜牧业、特色沙产业、精品林果业、休闲农牧业五大产业,从农牧、科林草、旅游等行业部门遴选30名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产业扶贫专家组和贫困户产业指导员,其中既是产业扶贫专家组成员又是贫困户产业技术指导员的共9人。
3.1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概况。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产业扶贫专家组成员19人,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1人。主要开展有机农业、高端畜牧业、特色沙产业、精品林果业、休闲农牧业、农产品质量监管、农牧业经营管理、农机监理及推广等8大类技术咨询服务;其中农牧业专家组14人,特色沙产业3人,精品林果业1人,休闲农牧业1人。围绕“有机、精品,高端”产业化发展方向,依托全旗“五大”优势特色产业,在深挖产业发展基础和潜力上做文章,在着力保障科技支撑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上下功夫,为深入推进全旗产业扶贫、精准脱贫提供技术支撑。
3.2贫困户产业指导员概况。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贫困户产业指导员21人,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11人,初级职称2人。主要对23个贫困嘎查开展一对一的有机农业、高端畜牧业、精品林果业、特色沙产业、休闲农牧业等5大类技术服务;其中农牧业专家组17人,特色沙产业2人,精品林果业1人,休闲农牧业1人。围绕贫困户产业发展意愿,为贫困户建立产业发展计划,科学指导贫因户选择产业,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全覆盖,用专业引领产业持续发展,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发展产业的动力,提升产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质量。
4.产业指导服务取得的成效
4.1自主发展产业的意愿明显增强。 谋划产业是发展产业的前提,贫困户产业指导员在入户摸底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嘎查现有资源为贫困户科学选择适宜发展的特色高效产业,并建立微信群服务群,开展惠农惠牧政策、肉羊养殖、选种选配和科学养殖、饲草料加工等技术培训及讲解,围绕科学养殖、品种改良、科学防疫等进行一对一的悉心指导和技术服务,299户贫困户成功选择了适合的产业,既增加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信心和科学养殖的水平,又拓宽了贫困户产业收入的渠道,实现了双赢的局面。例:在敖伦布拉格镇蒙和哈日根、宝特根乌素嘎查,指导员入户摸底了解到蒙和哈日根、宝特根乌素2个嘎查有50多户有养殖“阿杜肉羊”的需求;蒙和哈日根嘎查有12户有养殖肉牛的需求后,主动联系阿拉善左旗满达畜牧业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阿拉善盟双丰农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带领农牧观摩肉牛、肉羊养殖,现场讲解选种、育肥、保育等技术,帮助贫困户树立发展的信心,掌握更多的养殖技术,转变了发展思路,34户贫困户成功引进了84只“阿杜”肉羊种公羊,开展肉羊养殖,并通过惠农政策为每只种公羊享受良种补贴800元。
4.2自主发展产业的风险逐步下降。破解产业发展中的难题和瓶颈是产业发展的关键,贫困户产业指导员深入嘎查开展订单式的服务,对贫困户进行农牧业实用技术推广培训和农牧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为313户贫困户解决技术难题,为贫困解决了生产中的技术难题,降低种养殖风提高种养效益。例:全旗产业扶贫技术指导专家成员暨贫困户产业指导员姜某,在巴润别立镇指导服务中对扶贫企业、合作社、养殖场进行动物疫病诊治、培训同时并开展技术跟踪服务。指导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扶贫企业“慧科”“晨旺”2个肉牛养殖场引进肉牛5000头,协助5户牧民(其中贫困户2户)引进湖羊700只,从选种、备案、运输、隔离等全程跟踪服务60天,并对出现应急反映的动物及时开展诊治,成功救治菌毒混合感染牛共350头,为养殖场和农牧户挽回经济损失约400万元。
4.3产销对接产品销售日渐稳固。销售是产业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着产业持续发展,贫困户产业指导员在做好技术服务的同时,想方设法让产业壮大起来,让产品销售出去,41户贫困户与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订单合作关系,解决贫困户农产品销售后顾之忧,化解贫困户产业发展的市场风险。例:在吉兰泰镇沙日布日都嘎查,为了促进骆驼标准化养殖发展,指导员积极对接行业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将6座骆驼挤奶厅列入项目中(受益贫困户3户),极大缓解了资金的压力。在壮大产业发展的同时,多方联系4家外地企业到阿拉善左旗考察,最终陕西英童乳业公司在我旗注册内蒙古驼源乳业公司,并与巴彦浩特镇周边所有挤奶户签订了驼奶收购协议,以每公斤44元价格收购驼奶,每公斤驼奶高于当时市场价格4元。
4.4订单服务经济收入明显增加。内蒙古拉善左旗依托项目构建扶持相关产业发展,精准选派产业扶贫指导员,开展“一对一”菜单扶贫,农户和企业在特色养殖、沙漠旅游、中药材种植、沙产业等产业中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订单销售等模式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利益利益链接机制,农户产业收入日益增加。例:在畜牧养殖中,通过龙头企业向贫困户提供犊牛及“阿杜”肉羊种公羊12户,实现贫困户年均增收10000元以上;在农业种植中通过为贫困户提供统一技术规范实现带动贫困户种植农作物19600亩,实现贫困户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在苁蓉锁阳种植中,通过为贫困户提供种子及种植技术规范,带动18户贫困户种植苁蓉锁阳,实现户年均增收1500元左右。
4.5科学技术推广应运明显提升。科学技术是产业发展的“金钥匙”,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更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石。贫困户产业指导员通过推广规范养殖技术,现场种养技术指导培训,达到稳产增产的目标。例:在吉兰泰、银根白绒山羊核心群开展白绒山羊种公羊培育,建立系谱档案和养殖制度,利用人工授精(同期发情)技术使绒山羊提质增效,实现细度绒优质优价,对接意大利诺优翩娜对阿拉善左旗图克木白绒山羊实现优质优加收购,已收储羊绒4.5吨,涉及贫困户2户。
5.产业指导采取的主要做法
5.1组建队伍明确责任。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指导是加快产业发展的基础,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立足本旗“五大产业”遴选了一批专业技术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科技人员组建产业服务队伍,贫困户产业指导员一对一的帮扶贫困嘎查,做到指导到位、服务精准、全覆盖。为了加强产业指导员队伍建设和管理,提高产业指导服务,实现精准发力精准指导,成立了以旗农牧办副主任为组长,旗扶贫办、人事局、科林草局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旗农牧局、扶贫办工作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产业指导员选派管理,文件起草上报、协调工作等具体工作。
5.2出台制度强化管理。根据阿拉善左旗产业扶贫工作实际,制定了《阿拉善左旗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工作办法》《阿拉善左旗产业发展指导员管理考核办法》,明确了产业指导员和产业专家的工作职责和考核标准。为了更好的开展技术服务,制作《阿拉善左旗产业扶贫技术指导专家组服务明白卡》,发放到全旗每一户贫困户家;《阿拉善左旗贫困户产业指导员服务明白卡》,发放到23个贫困嘎查的每一户贫困户家,搭建咨询交流的桥梁,更好的开展对接指导服务。
5.3亮明身份积极服务。组织召开了全旗产业扶贫对接会议,产业技术指导专家、指导员、苏木镇分管领导及23个贫困嘎查书记出席了会议,会上亮明了指导员身份和工作职责,为产业指导精准服务奠定基础。产业指导员深入指导嘎查进行了产业调研,结合23个贫困嘎查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实际,制定了嘎查产业发展建议书。入户摸底了贫困户现有产业基本情况,填写《贫困户产业发展台账》,分析每户产业发展的短板并相应的制定了产业发展计划,确保一户一台账一户一产业,因人精准发展产业。
5.4形式多样开展服务指导。指导员既是产业服务专家又是科技推广的骨干,在入户一对一指导的基础上,通过电话、微信群实现“专家在线”一对一、一对多线上实时指导。充分利用现代便利快捷的信息化网络,开展点单式送技术下乡。依托“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项目、科技巡回培训项目,多角度高频率进行科技培训,实现贫困嘎查贫困户产业指导服务的全覆盖。
6.结论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坚持从实际出发,精准脱贫必须产业先行,产业发展必须科技先行,充分利用行业部门的专业特长优势,通过点对点、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服务培训,做到靶向定位、对症指导、精准服务,因地制宜的把产业根植到23个贫困嘎查,因人施策的精准指导服务,确保扶持一个产业脱贫致富一户,助力农牧民全面脱贫奔小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