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队》——多维度视角下的公安影视剧发展路径
摘要
关键词
公安影视剧、话语体系、文化安全
正文
回顾我国公安题材影视剧的发展历史,我们也能从中梳理出一条清晰的主线。
建国之初,公安反特事业与党和国家事业共命运、同进步。一代又一代的影视艺术工作者们深入公安工作基层一线,贴近公安民警的现实生活,创作出大量主题鲜明、艺术精湛、脍炙人口的公安题材电影,如《国庆十点钟》、《羊城暗哨》等。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在市场化经济发展以及国际间日益频繁的交流影响下,毒品犯罪、走私罪等新型犯罪形式日益猖獗,尘封多年的公安影视剧开始焕发他的第二春,上世纪80年代家喻户晓的《寻找回来的世界》《便衣警察》,显示了公安题材电视剧创作的良好发展势头,开启了公安题材影视剧发展的新纪元。
2004年,国家广电部门出台涉案题材电视剧在电视台黄金时间限播的政策,在有效抑制了部分公安题材影视剧中出现的娱乐至上、媚俗低俗之风的同时,也使一度繁荣并引起争议的公安题材电视剧拍摄数量锐减。尽管如此,2005年推出的电视剧《任长霞》、2012年播出的电视剧《营盘镇警事》,依然获得了收视口碑双丰收,社会对公安剧的创作热忱和探索从未停止。
在公安部宣传局和国家广电总局的大力支持下,公安题材电视剧实现了重回卫视黄金档的重要突破,也实现了叙事方式、人物形象塑造和艺术水准的突破,显示出正向价值观上的引导性和专业呈现上的可靠性,这标志着公安影视剧创作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这一阶段,既有央视和省级卫视播出的电视剧《湄公河大案》《人民的名义》等,又有顺应社会发展的网络剧《心理罪》《法医秦明》。不少作品获得了国家级大奖,为公安机关赢得了赞誉。
而于2023末上映的电影《三大队》便是一部具有公安影视作品典型特征同时又做出了一定突破的典型案例,该影片生动形象地呈现了以张译饰演的程兵所带领的三大队十二年来的追凶过程,塑造出了一大批正直善良、尽职尽责勇敢可爱的警察形象,也侧面向人民群众展现了我国公安事业的发展进步与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贯彻落实。
一、剧情维度的创新
(一)以时间、空间变换为线索
电影《三大队》在时间和空间转换的处理上展现了独特的艺术特色。与其他刑侦影片相比,它通过非线性的时间叙事和创意性的空间转换,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思考和惊喜。这种巧妙的处理方式不仅提升了影片的观赏性,也让其在刑侦题材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部独具风格的影片。
电影通过巧妙的时间线索处理,将故事情节展现得非常复杂而有层次感。与其他刑侦影片相比,它采用了非线性叙事结构,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片段穿插呈现。这种处理方式增加了观众的思考深度,同时也为整个故事赋予了更多的神秘感。而《三大队》通过反转时间线索,让观众在解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强烈的时间冲击,使得观影体验更加丰富和引人入胜。
在空间转换方面,电影《三大队》通过其独特的空间转换处理方式,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新旧交替的场景中展现了更为丰富的空间层次。这种创新的空间设计不仅让观众感受到异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为剧情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戏剧性和深度。电影通过这样的空间转换,成功地为观众创造了一个充满惊喜和探索的视听空间。
(二)情节设计和叙事节奏
电影《三大队》在情节设计和叙事节奏方面呈现出与西方刑侦剧截然不同的风格。它通过细腻而深度的情节设计,将人物情感融入到案件调查中,使得整个故事更为丰富和有层次。叙事节奏的张弛有度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不仅关注于案情的发展,更关心人物的成长和内心的挣扎。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使得《三大队》在刑侦题材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部深具思考性的影片。电影通过张弛有度的叙事方式为观众创造了更深刻的情感体验。观众不仅仅是目睹案情的推进,更是在每个情节中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音乐音响与情节发展同步
电影《三大队》的配乐巧妙地配合了时空线索和叙事节奏,通过音乐的变化引导观众情感的波动。这种精心设计的音乐搭配不仅提升了整体观影体验,也使得电影在刑侦题材中脱颖而出电影通过精心挑选的主题曲或配乐,与情节相互呼应,营造出强烈的情感共鸣。例如,当主人公程兵面临关键抉择或面临重大挑战时,配乐可能通过激昂的音乐旋律和弦乐的高潮来增强观众的紧张感和情感投入。这种配乐手法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角色内心的冲突和情感波动。
二、人物弧光的凸显
在人物刻画上,电影《三大队》塑造了一群鲜活真实的人物。当今警察故事、英雄叙事的国安影视剧仍然存在通病——主人公很容易陷入套路,成为“标签化”的角色。然而《三大队》中的人物各有血肉,不是没有感情,也不只有感情。
(一)“不完美”的警察
在影片中,有大量对于程兵这一人物的刻画,观众在一幕幕细节中便能感受到程兵对于警察身份的重视、对抓到坏人的看重甚至高于家庭。例如在案件发生后,妻子想要在家安装防盗窗保证安全,但程兵坚决反对,认为这有违于自己警察的身份......这些细节画面拥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无疑塑造了一位富有使命感的警察形象。然而编剧并没有将程兵神话为一位无限崇高的警察,他也曾因为冲动失手造成王大勇死亡,也在得知师父当年并未被追上王二勇时选择放下执念,放弃追凶。他的形象不是单一片面,非黑即白的,他不是一个只有善良、正义、执着的警察,而和普通人一样有冲动、挣扎、甚至对家庭的忽视,他并不是完美的英雄警察,警服背后,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二)人物引发的相关思考
《三大队》通过剧情得以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警察的日常工作,而程兵一时冲动酿成的错误也引起观众的反思:怎样更好地利用公权力维护国家安全?电影的这一情节设计启示着大众,在执法工作中,人民警察应规范执法、科学执法,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坚决不踏“刑讯逼供”的红线,正确利用自己的职能,保护社会安定人民幸福。
除了关于警察执法的相关思考,程兵的人生选择也令人感慨。为了给从来神速破案没有破不了案的三大队正名———诸多的使命与责任使得程兵几乎放弃了自己所有的生活乐趣与其他情感,一心一意、心心念念的就是把朱大勇特别是还逍遥法外的朱二勇尽早抓获结案。他耗尽自己所有的一切,包括生活、家庭、岁月与时光。程兵的人生让我们嗟叹,但不会感到遗憾。
三、现实价值与立意
(一)《三大队》反映的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刑讯逼供问题
通过侦查讯问获取犯罪嫌疑人口供是保证案件及时破获并顺利结案的重要途径。从反方面来看,正因为一些地方侦查部门存在对讯问获取口供破案、结案的严重依赖,特别是面对一些严重危害社会治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重特大案件,在破案压力大的情况下,就会产生一些比较极端的做法,那就是刑讯逼供或者通过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获取犯罪嫌疑人口供。可以说,每一起冤错案件的背后,都离不开非法讯问,刑讯逼供或者非法获取口供在其中都起了或多或少推波助澜的作用。[1]
(二)依法治国背景下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障碍
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指出:“每一项职业都有其‘内在的准则’并应据此来执行。在履行其工作职责时一个人应当全力以赴排除任何与之不严格适合的行为——尤其是他自己的好恶”[2]根据既往的公安执法经验和一般要求检验一个地方公安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就是少发案、多破案。现代法治理念有许多基本原则诸如:一切权力的行使必须有法律明确的授权;一切权力的行使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一切权力的行使必须受到监督和制约的原则;权利和义务相一致原则等在法学界早已达成共识但是对于基层公安执法者而言能以上述基本原则指导或在具体执法行为中贯彻法治基本原则的则不是很普遍。[3]
四、前景展望与发力方向
(一)产业化与行政管理
由于公安题材影视剧的特殊性,公安部与广电总局已经着手建立起审读审看程序和标准。2018年3月,为了使公安题材影视剧与网剧审查统一标准统一尺度,又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公安题材网络影视作品管理工作的通知》。今后关于公安影视剧的详则细规更要随实践而不断完善。将公安影视剧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控住,保证其不偏航,不走弯路。同时推行央视、省级卫视和地方网剧并行发展的策略,保证从剧本创作到拍摄制作,始终坚持以精品为追求的目标,实现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平衡统一。
(二)叙事模式的创新与传播
该影片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原著是由深入一线的民警“深蓝”所著纪实文学改编而成,作为前一线民警,他历任社区、治安、刑侦、禁毒等岗位,曾参与多起大案侦办,为文学创作培植了丰厚的土壤。
这就启发了创作者们应深入到火热的警营,深入到公安一线,与公安民警打成一片,随警作战,体验生活,潜心创作优秀的作品。公安队伍是和平时期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一支队伍,每一个蕴含在背后的故事都是影视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和源泉。可以说广大公安民警每天都在进行着新的实践,演绎着新的生活,创造着新的传奇。这一个个的感人故事和英雄壮举,也为影视创作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三)对于现实公安工作的反思、探究。
对于一般公众的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而言,通常是在生活意义上来讨论的;但是就警察而言,作为执法主体,其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更多地具有了规范意义。首先,我们不再简单地把认识能力视为对一般行为的社会意义之评价,而是强调从法律层面对行为的分析和判断。这样,公安民警的执法能力,就可以从横向上作出更深刻的划分,将其区分为认识能力、自觉能力和处置能力三大领域。认识能力,是指公安民警学习法律、理解法律的能力,因此可以称之为规范认知能力,是行为能力的基础环节;而自觉能力和处置能力共同构成了公安执法能力中的控制能力范畴,主要是指在能够准确理解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作出何种行为进行理性、自由判断的能力,参见图示【4】
针对上述区分,我们认为,执法能力提升可以寻求以下途径:从执法主体角度,应当完善警察的录用机制并规范培训机制,提升警察的规范认知能力。首先,作为法律共同体的检察官、法官已经基本建立了严格的招录体制,为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奠定了基础,对此,我们应当予以借鉴。其次,对于入警以后的民警,从技能提升上,应当完善多层次的警察职业培训。比如,一是延长、丰富针对新入职民警的基础培训;二是强化针对各警种的应用性专业培训;三是以提升个人法治素养为核心的晋升培训。同时,从培训内容上,应当提升授课的时效性和实用性。比如针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轮训;借鉴各政府部门培训新闻发言人的制度,对对口公安民警的媒体沟通能力进行专项训练。
注释:
[1]刘冲、王敏:《论刑事诉讼法侦查讯问规制位次的调整》,《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3年12月第6期。
[2]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华夏出版社,1999,第104页。
[3]姚占军、程华:《法律视角下的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4]张伟珂、李春华:《法治公安视域下公安执法规范化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三大队》——多维度视角下的公安影视剧发展路径”(202310329013Z)
作者信息:
张孙鑫 男 2004年3月 江苏警官学院公安管理系涉外警务专业本科学生
主要研究方向:戏剧学,国家安全学。
邮编:210031
余果 女 2004年8月 江苏警官学院公安管理系涉外警务专业本科学生
钱清玥 女 2004年4月 江苏警官学院公安管理系涉外警务专业本科学生
周晨 女 1982年7月 江苏警管学院基础课教研部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