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及其对策

期刊: 中国村庄 DOI: PDF下载

邹倚宸 李天宇 茆宇 张天毅

江苏警官学院公安管理系,江苏省南京211800

摘要

本文对网红文化和大学生价值观相关概念进行解释,分析网红文化在诸多互联网文化之中出圈的原因,并重点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分析网红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并探讨其规避策略。文章通过阐述“网红文化”和大学生价值观相关概念,然后对网红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造成的不同影响分类进行阐释,然后深入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主要从网红文化相关层面,大学生自身,以及学校和社会教育的角度分析规避网红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造成负面影响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

网红文化,大学生价值观,负面影响,策略

正文


如今的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以前的作为获取信息的中心,更是人们参与和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媒介,越来越多的人在互联网平台中展示自己并与他人交流,自媒体因此催生。而随着各种电商平台的营销,一些所谓“大网红”“网络大v”,也成为了如今具有相当社会影响力的存在,虽然相比主流官媒这些网络个体的观点往往不具有权威性的引领作用,但却在许多领域,尤其是社会主流思想价值观上具有一呼百应的地位。如今,广大的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原生代,已经成为网络用户的主力军,而大学生的思想立场乃至价值观尚且处于正在构建的阶段,因此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极易受网络当红自媒体经营者即所谓“网红”的影响。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生力军,民族希望之传薪者,肩负投身于祖国未来发展大计之使命必须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坚定立场,以一名有信念有担当心系家国胸怀民族大义的有志大学生投身祖国建设事业为祖国未来开疆拓土。


1“网红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相关概念概

1.1“网红文化”相关概念概

网红,即网络红人,指的是在现实或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行为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他们可能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专业知识输出或其他原因在网络作用下受到追捧。它涵盖了社交和娱乐方式的新变化,如通过观看网红的视频、照片或直播来获取信息和进行互动;广告和商业机会的新形式。总的来说,“网红”及“网红文化”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它们将继续演变和发展。

1.2大学生价值观相关概念概述

多元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他们关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文化,对不同观点和价值观进行比较和选择。
    自主性: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他们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成长,追求自由、自主、独立的生活方式。
    实践性:大学生更加注重实践和行动,他们通过实践活动来检验自己的价值观是否正确,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价值观。

2“网红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2.1.消费价值观扭曲

一是对物质享受的过度追求,可能造成年轻人对精神层面需求的忽视。调查报告显示,有8.7%的大学生对于过度宣传的网红产品比较感兴趣,会及时关注,优先购买;当被问及“网红文化对于大学生会有哪些坏处时”,有高达86.96%的大学生认为会“误导大学生消费观,野性消费”。当被问及”网红文化推销的手段对大学生购物的决策的影响“,2.17%的大学生觉得“影响很大,会优先选择网红文化产品”;13.04%的大学生认为影响”非常大,会产生消费冲动“,并且在大学生”主要关注哪一类网红”的问题上,也有21.74%的大学生会关注“购物带货类”网红。

2.2社交焦虑

网红文化讲求个人展示和比较,导致人们产生强烈的社交焦虑感,而网红文化恰恰是这种社交焦虑感在作祟。调查结果也显示,有58.7%的大学生对于“目前网红文化存在哪些问题”中,认为会”使人浮躁“的不良影响。这一比较常因达不到自己所设定的“完美标准”而使他们感到自卑与失落,由此带来的社会焦虑对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2.3盲目崇拜

在短视频平台上的网红往往拥有大量的粉丝和影响力,39.13%的大学生关注网红仅仅是因为其“对网红博主颜值的欣赏”,这使得大学生对其产生盲目的崇拜和模仿,而这种崇拜和模仿往往缺乏理性思考,导致大学生盲目追随潮流,失去自我。据调查显示,当被问及“关注网红的原因”。盲目的崇拜和模仿,可能会让年轻人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盲目跟风而迷失自我,甚至追求同款服装化妆品或者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而不考虑自己的实际需要和经济条件,盲目地去追逐网络红人。大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因为失去自我而忽视了自己的独特性,忽视了自己个性的存在。[1]

3应对“网红文化”负面影响的策略

3.1“网红文化“相关层面

3.1.1打造正面形象的“网红”是规范网红文化的重要方法

平台层面,收回的问卷中有82.61%的受访者认为平台对于规范网红文化有积极作用。以带货主播为例,在受访者中有86.96%的受访者认为网红文化会误导大学生野性消费。为了获得良好的市场反馈,使用刷单,刷好评等措施,虚假宣传自家产品。同时不断贬低其他厂商产品,在网络上肆意攻击。不仅使大学生难以辨别产品的好坏,更向大学生宣传了一种不用依靠产品力,仅靠坑蒙拐骗就能获得利益的一种错误的价值观。

3.1.2平台也应该改变其推送方式,以短视频平台为例

骆郁廷,李勇图在《抖出正能量:抖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以“抖音”平台为例,论述了依托现有的短视频平台运营模式,以应用程序的调整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赋能。[3]短视频平台中的推送技术运用得当,技术便可以承载更多的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并能潜移默化地完成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纠正。面对短视频平台推送易让大学生价值观受网红文化的束缚的技术设计,可以通过研发推广防沉迷系统,比如将短视频内容分级,设置短视频热门推送门槛,根据内容的复杂程度反复进行审核筛选,设置视频末尾小调查反馈用户意见。

3.1.2引导希望加入“网红群体”的大学生,孵化其成为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正面新型网红

将大学生网红的工作变成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的平台。它将是一个展示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平台,从而成为一个促进学习的,以及提高能力的平台。大学生网红也是一大趋势与潮流。校内网红与大学生生活的距离更近,具备天然的亲和力,容易形成共同的校内话题,符合大学生的审美,易于高校开展价值观引导,利用大学生网红宣传价值观念。扶正大学生网红是解决网红文化弊端问题的一大解决方法。

3.2大学生自身层面

3.2.1大学生主动学习,摆正核心价值观是是否能克服网红文化弊端的关键

王海建在《"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策略》一文中谈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全面把握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及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通过科学理论引领、主体能力激发、网络技术运用和教育资源整合等途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4]根究调查报告,91.3%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应对网红文化冲击的一大方法。我们可以以学校,社会为先导,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思政课,以大思政课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自我理想信念的认识,从而让大学生真正拥有抵制网红文化冲击的底气。

3.2.2大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确立人生目标,以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以信念决定事业成败

大学生要给予自己精神食粮。新时代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思想多元化。而网红文化其多元的一面恰恰满足了大学生的学习与娱乐的需要,而良莠不齐的网红文化在拓展大学生视野的过程中也将糟粕落后的思想映入大学生的思想当中,因此应该引导大学生不受网红糟粕思想影响,依托大学大思政课的平台,引导大学生坚定自我理想信念,抵制网红文化的负面影响。

3.2.3要鼓励大学生大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本专业的特色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提升自我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底气。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许多“非遗网红”的出现,无论是“只此青绿”的舞蹈展现还是陶瓷匠人的用心良苦,都让当代大学生受益匪浅,不断加入保护非遗,传承非遗。以网红“李子柒”为例,其视频时长适中,在优美的田园风景中展现了中华传统农耕文明,以制作传统季节美食,精美的器具为主题。不仅使许多大学生改善了机械,焦虑的生活,还向大学生们展现了精巧,文明,亲切的富有人情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此可见如果提升大学生的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大力学习优秀传统文化。

3.3教育改革层面

3.3.1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机制

学校应关切“大学生网红”的合理需要,从关注与“大学生网红”息息相关的利益到关心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规划,制定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措施,护航大学生的学习生涯,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营造良好的学院氛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高校层面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用核心价值观的力量对网红文化的不正之风予以制止。高校还可以依靠中共中央宣传部的”学习强国“平台组织学生每日观看打卡,设立奖励机制,引导学生自主自愿地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文化自信,将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每个学生的生活之中。

3.3.2改革原有教育模式

创新学校价值观教育,可以借鉴“知识型网红”模式,选择各学科中,情怀深、本领强的老师,将其打造成“网红”,将复杂高深的问题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解出来,在轻松娱乐的氛围中给大学生讲解知识。首先在教师层面,学校要加强师资建设,应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对现有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思政教师的能力与素质,强化师资队伍力量,鼓励思政教育工作者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借助互联网平台丰富知识,打造更强的人格魅力。以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为例,戴教授在b站等网络平台打造自己的账号,由一开始在网上上传自己平日的课程,到后来亲自在网络上授课,吸引了一大批对于诗词有强烈兴趣的大学生。他的课一改传统课堂的沉闷刻板的印象,堪称大学课堂的“泥石流”。

3.3.3设立相关课程,加强与网红文化相关讲座的开展

在问卷中有63.04%的受访者认为高校推出相关课程讲座加以学习可以规范网红文化。在目前互联网平台上,信息内容鱼龙混杂,不少诈骗犯罪包裹着网红的外衣,向大学生群体进行诈骗犯罪。电商平台上对“大学生韭菜“的收割也越发明显,在各大美妆,时尚博主无脑的刷脸和推销下,不断刺激大学生野性消费,超前消费之风盛行。这时候各大高校就承担着抵御网红文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教育的主要责任。通过开设相关课程,让学生能对当前市面上的各种网红行为做基本的审视。建立自己的对网红文化的理解。再寻找典型案例,邀请各界专业人士在高校开展讲座,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讲解,使学生窥一斑而知全豹,自我抵制杜绝由网红文化引起的社会不良之风和相关犯罪。

4结语

在当今网络信息化社会。网红现象和网红文化的泛滥与传播已成为趋势,其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也确实存在,本文简述了其对大学生的在消费,思想观念和审美等领域的危害。在未来将继续拓展对于网红文化危害的预防与制止方案的探索,寻求解决好在网红文化影响下大学生的心理,思想的弊端,为清净网络环境,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周清源.“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塑形的影响及引导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6(01):160-162.

[2]邱瞳旺,向淑君,杨厚维,魏奕清,谢曦临.关于“网红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调查报告[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4):31-32.

[3]骆郁廷,李勇图.抖出正能量:抖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思想理论教育,2019,(03):84-89.

[4]王海建.“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8,(10):90-94.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网红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研究”(202310329025Z)

第一作者简介:邹倚宸,2003年生,男,籍贯:江苏省苏州市,江苏警官学院本科在读

邮编:21180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