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提质增香的影响

期刊: 中国村庄 DOI: PDF下载

袁芳1 蒋笃忠1 卢朝军2 郭军1 梁爱刚3 骆君华4

1.湖南省烟草公司永州市公司 湖南永州425000

摘要

为探索成熟度对烟叶烤后产质量的影响,项目组在永州烟区进行了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后烟叶产质量的影响试验,通过对比采收时烟叶外观质量,得出结论:中部叶以烟叶7成黄,主脉变白发亮1/3,茸毛部分脱落,采收为适宜;上部叶以整片叶明显落黄(9成黄)采收的处理为宜。


关键词

成熟度;烘烤;烟叶

正文


引言:烟叶作为卷烟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具有独特的焦甜纯甜香,烟叶品质的高低决定着卷烟产品的品质和风味,段俊雅等认为目前烟叶生产中普遍存在成熟度不够等问题,随着采收期的延迟,萜类化合物和类固醇的生物合成途径、苯丙素生物合成(莽草酸途径)中的差异代谢物富集表达量呈显著下调,致使现在烟叶风格特色减弱[1]。朱秀峰[2]等进行了烤烟上部叶不同成熟度采收及其烘烤工艺试验试验,得出结论:在较正常采收时间推迟10 d采收,烤后烟叶的产量、质量最佳。陈梦思[3]等在衡阳市进行了不同采收时间对HN2146烤烟田间烟叶外观特征和烘烤质量的影响试验,得出了:不同部位烟叶在成熟采收上基本上遵循了中、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下部叶适熟采收的结论。曹超逸[4]等以烤烟云87为供试材料,分析云南省宣威烟区上、中、下部位烟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致香物质含量及与感官质量的影响。国际上均认为烟叶成熟度是影响烟叶品质的核心因素,与烟叶的色、香、味息息相关,决定着烟叶工业的可用性,把握烟叶适宜的成熟采收时期,决定着整株烟叶的成熟度,因此,本项目旨在确定最佳烟叶成熟度,提高烟叶工业可用性。

一、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时间、地点

试验于2023年在永州市烟草公司技术中心进行。试验烟田要求有代表性、集中连片、土壤肥力均匀、烟株长势均衡、田间整齐度高、无大面积病虫害发生,试验面积40亩以上。

(一)试验材料

供试烟叶品种为湘烟7号,供试烤房为2.7×8.0m的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2座,配备7号风机,保温保湿性能良好,升温灵敏,排湿畅顺,各处理除采收成熟度不同外,其他烟叶生产措施保持一致,按照《永州市烟叶标准化生产实施方案》进行。

(二)试验设计

试验按中、上部叶分别进行。中部叶、上部叶分别设置T1、T2,2个处理,1个对照。具体见表1。

表1  不同部位田间成熟度试验处理设置

部位

T1

T2

CK

上部

整片叶明显落黄(9成黄)并带有少量白色斑点,主脉全白发亮,叶耳淡黄,叶片下垂,茎叶角度在90度左右。

在T1的基础上推迟7天

当地常规

中部

叶色由绿变为黄绿明显(8成黄),主脉变白发亮2/3,茸毛脱落,叶耳浅黄,具有明显的成熟特征。

在T1的基础上推迟7天

当地常规

 

上部叶:T1整片叶明显落黄(9成黄)并带有少量白色斑点,主脉全白发亮,叶耳淡黄,叶片下垂,茎叶角度在90度左右。中部叶:T1叶色由绿变为黄绿明显(8成黄),主脉变白发亮2/3,茸毛脱落,叶耳浅黄,具有明显的成熟特征。T2在T1的基础上推迟7天,CK当地常规

(三)试验方法

1.供试烟叶

各品种供试烟叶的营养条件、部位、成熟度要均衡一致。为了确保试验的准确性,要事先确定各品种同样素质的烟株,并在田间作标记。中部叶选第9-11叶位、上部叶选14-16叶位进行叶位标记,采收时进行样竿标记。

2.编装烟标记

烟叶采收后,分别编成20竿代表性烟叶并编号。其中10竿用于称其鲜重、鲜干比并挂牌记录,然后将剩余的10竿标识烟杆分别挂置在供试烤房中层4m的位置,其余烟叶不需挂牌,但需要将烤房填满。并将其分级进行经济性状分析。

3.测定项目

(1)烟叶鲜干比

在装烟时,对供试中、上部叶烟叶(鲜烟)随机称取10竿的重量,并挂牌记录,扣除烟竿重量计算每杆鲜烟重量,烘烤结束后,回潮后,再称重,用于测定烟叶鲜干比。

(2)烤后烟叶状态

分别对各试验烤房回潮后的样品烟叶,由当地分级技术员按烤烟国家标准逐片分级,根据样品烟总量和各等级重量计算供试烟叶各等级比例。

(3)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

烟叶出炕后,分别从各处理样竿选取C3F和B2F作为中、上部烟叶代表,按照 YC / T 159—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水溶性糖的测定标准、 YC / T 160—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总植物碱的测定标准、 YC / T 1592—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水溶性糖的测定连续流动法标准、 YC / T 161—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总氮的测定连续流动法标准、 YC / T217—2007烟草及烟草制品钾的测定连续流动法标准、YC / T 162—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氯的测定连续流动法标准 等标准测定初烤烟叶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钾、氯等含量。

二、结果与分析

(一)各个处理烟叶鲜干比

表2 各个处理烟叶鲜干比

处理

总重

称重

净重

鲜叶重

杆重

鲜干比

中部叶TI

12.64

2.7

11.39

1.45

1.25

7.86

上部叶TI

10.75

3

1.75

9.5

1.25

5.46

中部叶TICK

12.54

2.63

1.38

11.29

1.25

8.2

上部叶TICK

10.75

3.02

1.77

9.5

1.25

5.39

中部叶T2

13.42

3

1.75

12.17

1.25

7

上部叶T2

11.91

3.51

2.26

10.66

1.25

4.72

上部叶T2CK

11.65

3.54

2.29

10.4

1.25

4.54

中部叶T2CK

13.79

5.6

4.35

12.54

1.25

6.54

从表2可以看出,由于试验取样TI时,T2还没有成熟,所以每个处理都配合一个对照。在田间采烟,经过筛选,选择相同素质的烟叶随机绑竿,保证供测烟叶素质保持一致。从表可以看出,中部叶8成黄平均鲜干比为7.86,对照为8.2,中部叶推迟采收平均鲜干比为7,对照为6.54;上部叶9成黄平均鲜干比为5.46,对照为5.39,上部叶推迟采收,鲜干比为4.72,对照为4.54,采收越晚,鲜干比越低。

(二)各处理烘烤过程中温湿度对比

中部叶过熟烟叶在20h时烟叶达到7成黄,28h时烟叶状态8成黄、塌架,随后升温到40℃,比正常成熟的烟叶提早了20h,过熟烟叶在44h达到勾尖状态,比正常成熟的烟叶提早了24h,在80h进入定色期,定色期延长至40h,烘烤144h结束烘烤,整个时间与正常烘烤时间一致。

上部叶TI与CK烘烤烟叶状态与时间相差不大,过熟烟叶变黄快,进入大排湿较早,在40h时烟叶状态勾尖,比常规烟叶提早了24h,在56h时9成黄,在84h进入定色前期,比正常成熟的烟叶提早了8h,整个烘烤过程144h;T1和CK烟叶状态稍晚于过熟烟叶。

 

 

(三)各处理外观质量评价对比

中部叶正常成熟的烟叶,成熟度好,组织结构疏松,身份适中,颜色橘黄,过熟烟叶有少量成熟斑点,叶尖枯焦,身份稍薄;上部叶正常成熟的烟叶成熟度为成熟,组织结构稍密,身份稍厚,颜色橘黄,过度成熟的烟叶有成熟斑,叶尖焦枯,部分叶边缘焦枯,身份中等,颜色橘黄。

表3烟叶外观质量评价

处理

成熟度

组织结构

身份

颜色

中部叶TI

成熟

疏松

中等

橘黄

中部叶TICK

成熟

疏松

中等

橘黄

中部叶T2

过熟

疏松

中等-稍薄

橘黄

中部叶T2CK

成熟

疏松

中等

橘黄

上部叶TI

成熟

稍密

稍厚

橘黄

上部叶TICK

成熟

疏松

稍厚

橘黄

上部叶T2

过熟

疏松

中等

橘黄

上部叶T2CK

成熟

疏松

稍厚

橘黄

 

(四)各处理各品种经济性状分析

表4各处理经济性状对比  单位:Kg、%、元/kg

处理

C2F

C3F

B2F

C3L

C4F

B3F

B4F

CX2K

上中等烟比例

均价

TI


8.8

7.196

4.05

1.85

6.32

4.08


100

29.03

TICK

2.45

6.3

10.89


4.85

4.93

1.68


100

30.82

T2

3.77

9.74

8.34


3.13

8.35

5.25


100

29.36

T2CK

7.05

7.37

7.46


2.03

8.7

5.21

0.05

99.87

29.87

注:以上价格不包含补贴。C2F表示中部叶橘黄2级,C3F表示中部叶橘黄3级,B2F表示上部叶橘黄2级,C3L表示中部叶柠檬黄3级,C4F表示中部叶橘黄4级,B3F表示上部叶橘黄3级,B4F表示上部叶橘黄4级,CX2X表示中下部叶杂色。

6月19日采摘T1及T1CK,受大雨天气影响,10天后采摘了T2及T2CK,烤后烟叶均价TICK>T2CK>T2>TI,2个处理的对照的均价都比处理的均价要高,正常成熟的烟叶的对照均价最高。对于中部叶来说,T2CK的均价最高,中部叶C2F多,虽然出现了部分CX2K,但不影响这个处理的均价;上部叶TICK的均价最高,B2F最多,均价最高,上部叶T2均价稍低于T1。

(五)各过程各处理烤后化学成分对比

表5 烘烤过程各处理烤后化学成分对比 单位:%

处理

烟碱

还原糖

总氮

糖碱比

中部叶TI

1.67

19.34

0.12

1.82

2.65

11.58

中部叶TICK

1.34

24.46

0.2

1.58

2.61

18.25

中部叶T2

1.69

16.43

0.18

1.7

2.76

9.72

中部叶T2CK

1.75

16.65

0.15

1.69

2.6

9.51

上部叶TI

2.07

18.73

0.2

1.48

1.62

9.05

上部叶TICK

1.97

21.08

0.15

1.51

1.51

10.70

上部叶T2

2.76

25.19

0.3

1.36

1.18

9.13

上部叶T2CK

2.57

25.56

0.36

1.49

1.33

9.95

 

由表5可以看出,中部叶T1CK烟碱为1.34,还原糖为24.46,糖碱比为18.25,超出了适宜范围,烟碱含量偏低说明烟叶没有正常成熟,中部叶T2CK烟碱为1.75,还原糖16.65,氯含量为0.15,总氮1.69,钾2.6,糖碱比为9.51,化学成分含量适宜。上部叶推迟采收的烟叶烟碱含量适宜,糖碱比在9-10之间,上部叶的钾含量低于中部叶,氯和总氮含量都在适宜区间,综合来说,上部叶T2及T2CK化学成分含量都比较适宜。

 

三、结论

1.中部叶以T2对照常规采收为适宜,即烟叶7成黄,主脉变白发亮1/3,茸毛部分脱落,鲜干比8.2,烤后烟叶均价30.82元/kg(不含补贴),烟碱为1.75,还原糖16.65,氯含量为0.15,总氮1.69,钾2.6,糖碱比为9.51,化学成分含量适宜。

2.上部叶以T2推迟采收的处理为宜,整片叶明显落黄(9成黄)并带有大量白色斑点,主脉全白发亮,叶耳淡黄,叶片下垂、枯尖焦边,烟叶充分成熟,烟碱为2.76,还原糖25.19,氯含量为.03,总氮1.36,钾1.18,糖碱比为9.13,化学成分含量适宜。

 

参考文献

[1]段俊雅等.陕南烤烟上部叶一次性采收时期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J],《作物杂志》,2022,第四期:1-6.

[2]彭翠云等.延迟采收对豫中烤烟上部叶生理指标和代谢组学的影响[J].《核农学报》  2021,35(11):2655~2663.

[3]陈梦思,安然单,雪华,詹良,盛丰,柏凌志,曾惠宇,范才银.不同采收时间对HN2146烤烟田间烟叶外观特征和烘烤质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 2020 年第 7 期:1-3.

[4]曹超逸,潘义宏,王全贞,等.采收成熟度对烟叶致香物质与感官质量的影响[J].中南农业科技,2022,44(5):30-35.

作者简介:袁芳,1981.3,女,汉族,湖南湘潭人,高级农艺师,本科,烟草烘烤

蒋笃忠,1969.2,男,汉族,湖南永州人,高级农艺师,硕士研究生,烟叶烘烤

卢朝军,1973.3,男,汉族,湖南双牌人,高级农艺师,本科,烟草栽培、育种

郭军,1972.8,女,汉族,湖南永州人,经济师,本科,烟草评级

梁爱刚,1982.4,男,汉族,河南镇平人,安全工程师,研究生,烟草烘烤

骆君华,1977.5,男,汉族,湖南新田人,农艺师,本科,烟草烘烤、烤房建造技术。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