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桥梁承载能力与动力特性的分析与优化

期刊: 中国村庄 DOI: PDF下载

秦泗永

日照市顺源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276800

摘要

高速铁路桥梁承载能力与动力特性是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高速铁路桥梁现状的调研分析,从这两个方面提出了改善高铁桥梁承载能力与动力特性的优化措施,并结合我国高速铁路桥梁现状对我国今后高速铁路桥梁的设计、建设及养护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梁承载;能力与动力特性;优化

正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高速铁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要交通运输方式。然而,在高速铁路桥梁实际建设中,由于受其自身结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高速铁路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动力特性无法达到相关设计标准要求。因此,研究高速铁路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动力特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速铁路桥梁承载能力和动力特性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1.结构设计缺乏理论依据

在高速铁路桥梁结构设计中,缺乏理论依据,是造成高铁桥梁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高铁桥梁设计中,通常将桥梁结构的理论承载力作为设计依据,但是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并没有对理论承载力进行检验。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如何验证设计理论的合理性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因为没有明确的理论依据作为支撑,所以在对高铁桥梁进行结构设计时,会出现一定的误差,这样就会导致高铁桥梁结构不能满足要求。除此之外,在进行高铁桥梁结构设计时,并没有明确的规范作为支撑。这就导致在进行高铁桥梁结构设计时会出现一定的误差,甚至有些工程师为了追求速度,在不考虑结构安全的情况下,直接进行结构设计。

2.桥梁结构设计缺乏精细化设计

随着高速铁路桥梁跨度的增大,其受力更加复杂,对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设计方法中,根据结构受力特点将其划分为弹性体系、弹塑性体系和材料性能三个方面,而在实际的桥梁设计过程中,结构设计往往会出现不能完全满足工程需求的情况。在一些特殊结构形式的桥梁中,如拱桥、斜拉桥等,在进行设计时往往会出现无法满足运营要求的情况。我国设计人员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通常将其划分为弹性体系和弹塑性体系。由于弹性体系中能够较好地反映结构整体受力情况,因此在我国的铁路桥梁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的结构设计中,弹性体系仅能反映局部受力情况,并不能完全反应整体受力情况,因此无法满足铁路桥梁结构设计的需求。

3.桥梁结构优化措施及技术标准不完善

桥梁结构优化的目的在于提升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体优化措施主要有:采用新型结构形式,如斜拉桥、悬索桥等,优化其动力性能。在原有技术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如在设计阶段运用更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在施工阶段,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桥梁结构优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人员参与其中,技术人员对桥梁进行全寿命周期管理。在工程设计阶段,需要从多个方面对桥梁结构进行分析与优化,包括设计理论、桥梁设计、结构计算等多方面的内容;在施工阶段,需要进行合理的施工方案设计;在运营阶段,需要定期对桥梁进行检测、养护与维修。只有确保了以上几个环节的顺利进行,才能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高速铁路桥梁承载能力与动力特性的优化策略

1.优化设计原则

优化设计是指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使其能够达到最优,具体设计原则如下:在保证桥梁结构安全性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其用钢量,从而降低成本;在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材料用量;优化结构的外形,减少混凝土用量;以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为基础,兼顾施工方便性、经济性等方面因素;对桥梁结构进行优化时,要综合考虑车辆动力性能、桥梁挠度、裂缝宽度等因素。总之,高速铁路桥梁结构优化设计要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考虑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优化设计,从而满足高速铁路安全运营的要求。

2.结构形式选择

传统铁路桥梁采用简支梁桥、连续梁桥和拱桥三种结构形式,分别为简支梁桥、拱桥。但无论是哪种结构形式,在高速铁路桥梁中的应用均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以简支梁为例,其主要是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以增加梁的刚度和强度。但由于组合梁体系刚度大,在列车作用下桥梁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并且组合梁体系造价较高,在高速铁路桥梁中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以连续梁为例,其主要是采用连续刚构这种结构形式,在列车作用下能够减小梁体的变形,同时能够保持较好的动力特性。而对于拱桥而言,其主要是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抗弯性能和抗疲劳性能,能够很好地满足高速铁路桥梁结构对刚度和强度的要求。并且由于拱桥自重较小,在列车作用下桥梁变形较小。因此在我国高速铁路中应用较为广泛。

3.合理选取结构体系

通过对三种不同结构体系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荷载作用下,简支梁桥的自振特性明显,在横向和竖向的自振频率均大于连续梁体系;而连续梁体系在横向、竖向和扭转方面均较简支梁桥更具有优势。三种不同结构体系下的地震响应也有明显差异,简支梁桥的地震响应较小,而连续梁桥和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响应较大。三种不同结构体系下的列车运营舒适性也存在明显差异,简支梁桥的列车运营舒适性最好,连续梁桥和连续刚构桥次之,而连续刚构体系和连续刚构桥列车运营舒适性最差。在不同荷载作用下,三种结构体系的结构内力和位移变化均有明显差异。通过对三种不同结构体系下的列车横向、竖向和扭转动力响应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连续刚构桥和连续梁体系在列车运行舒适性方面表现出较好的优势。

4.加强材料研究

材料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高速铁路桥梁的承载力和刚度,如钢筋混凝土梁板、预应力混凝土梁等。在进行材料优化时,要考虑以下几点:高强度和高耐久性的材料。在高速铁路桥梁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所占的比例较大,这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高承载力,可有效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因此,在设计桥梁时,应选择具有高强度和耐久性的材料,从而提高结构整体性能。新型复合材料。在高速铁路桥梁中,钢结构所占比例较大,但其强度、刚度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可采用复合材料进行优化设计。目前常用的复合材料有碳纤、陶瓷纤维等。通过使用新型复合材料可以改善材料的强度和刚度,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加强施工控制

在对高速铁路桥梁施工控制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桥梁的实际受力情况,将整个结构的受力分析工作做到位,并且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每一项施工环节都能够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在对整个结构进行施工时,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好温度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达到标准。另外,在对桥墩进行施工时,必须要严格控制好基础施工质量,避免出现基础不均匀沉降等情况。在对桥墩进行焊接时,必须要保证焊接质量。在对桥梁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时,必须要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程能够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

三、结语

总之,高速铁路桥梁承载能力与动力特性的分析与优化是保障高速铁路安全、平稳运行的重要工作。通过对桥梁承载能力和动力特性的深入研究,采用先进的分析方法和优化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桥梁的性能,确保列车在高速行驶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我们能够不断提升高速铁路桥梁的承载能力和动力特性,为高速铁路的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加便捷、舒适和安全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张彦玲, 郭雅轩, 杨斌, 罗云峰, 冯沛. 高速铁路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研究[J]. 铁道标准设计, 2023, 67 (08): 103-111.

[2]王春阳. 高速铁路简支梁桥普通支座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分析[D]. 兰州交通大学, 2022.

[3]冯俊迎. 上跨高速铁路T型刚构桥梁的抗震设计[J]. 广东建材, 2020, 36 (08): 47-5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