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摘要
关键词
绿色建筑,建筑设计,规划,持续发展
正文
引言:建筑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缓解资源短缺,人类采取了很多措施,如节能减排、节约土地等。然而,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在建筑中的应用。
一、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规划原则
1.1 规划的概念和作用
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规划是指在建筑设计开始之前,将其区域进行合理地划分,在对绿色建筑进行整体设计之前,对建筑的整体功能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规划是整个绿色建筑设计的基础,只有对规划进行合理地设计,才能对绿色建筑进行合理地布局。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到其中所包含的各个环节。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然后对这些联系进行整合、分析和优化,从而确保整个绿色建筑设计能够得到合理规划。
1.2 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规划要求
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首先要明确规划的目的,然后再根据目的要求对规划的内容进行明确,最后再根据确定好的内容进行具体规划。在建筑规划过程中,要依据相关规范和标准来进行规划,同时还要按照环境保护、节约能源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来进行具体规划。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要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来进行具体规划,同时还要满足人们在不同阶段对绿色建筑的要求。
1.3 绿色建筑规划的实践案例分析
在设计绿色建筑时,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我们可以从中分析出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原则。例如,在设计一个生态系统时,我们必须考虑到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在生态系统中,有必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然后,我们需要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然后综合分析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再来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在规划绿色建筑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同时也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二、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设计
2.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前提下,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即要求人类在实现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对其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是因为人们认识到了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有限的,人类在满足了当代人需要以后,必然会面临资源、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
2.2 绿色建筑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在建筑行业中,绿色建筑设计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建筑行业开始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主要是通过建筑结构材料来降低建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但是,随着绿色建筑的推广与发展,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其环保性能,更多地关注其节能性。
2.3 可持续发展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以上海金茂大厦为例,金茂大厦的绿色设计是在对资源的节约、利用上进行的。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将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的利用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在建筑的规划过程中,金茂大厦通过采用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等多项节能环保技术,降低了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在建筑的设计中,金茂大厦在充分考虑了资源和能源节约的基础上,提高了建筑物自身的保温隔热性能和自然通风效果,大大降低了建筑物内部能源消耗。
三、绿色建筑设计中的技术和创新
3.1 绿色建筑设计中的技术要求
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要求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绿色建筑设计要满足环境要求,并不是说要做到绝对的环保,而是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其次,绿色建筑设计要满足能源要求。能源是制约绿色建筑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能源消耗,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居住条件和心理需求,同时满足人们的身心健康。
3.2 绿色建筑设计的创新
在绿色建筑设计的实践过程中,要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遵循生态规律的原则,要对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地形地貌进行充分考虑,并通过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绿色建筑设计的实践中要充分运用节能技术,提高绿色建筑设计的质量,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
3.3 绿色建筑设计中的新技术和趋势
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新技术,在满足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设计水平,达到最佳的经济、社会效益。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新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技术、地热资源利用技术、节能保温隔热技术等。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太阳能和地热能作为清洁能源,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可再生能源,以其无污染、可再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中。
四、绿色建筑设计的评估和认证体系
4.1 绿色建筑设计评估体系的建立
绿色建筑设计评估体系应涵盖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各项内容,并能够量化设计内容,同时又要具有灵活性。对于评估指标的设置,应结合我国国情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有关规范、标准进行编制和完善。评估指标应主要包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室内空气质量、舒适程度、服务保障、运行能耗等。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上,要兼顾当前国际先进水平和我国国情。绿色建筑设计评估体系的建立应分层次进行,从绿色建筑的规划阶段开始,逐步对绿色建筑设计进行评估,同时将评估结果与节能减排目标相结合,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4.2 绿色建筑认证体系的介绍
在绿色建筑设计评估体系的基础上,我国建立了一套绿色建筑认证体系,简称绿标。这个认证体系是由中国建筑学会和中国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联合建立,由中国建筑学会负责管理,由中国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负责具体实施的。它是一个全过程、多层次的认证体系。通过绿标,可以获得我国在建筑设计、施工、运营阶段的全方位认证,从而增强绿色建筑设计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与绿标相对应的三级认证体系,包括绿标标识、绿标二级、绿标一级。
五、结论
建筑工程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而且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也在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建筑物本身,还要考虑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这是目前建筑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因此,建筑行业应该转变观念,认真分析当前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住宅绿色建筑设计探析[J]. 李黎.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3(01)
[2] 绿色建筑理念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吕贺.黑龙江科学,2014(05)
[3] 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养老建筑设计研究. 林俏凌.建设科技,202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