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构建与结构协同机制研究

期刊: 中国村庄 DOI: PDF下载

郅海明

612723197106170017

摘要

市政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存在着体系不健全、管理部门职责不清、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影响了市政基础设施的整体建设。因此,文章以协同理论为基础,从构建市政基础设施协同管理体系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市政基础设施管理的现状,明确了市政基础设施协同管理体系的功能定位和构建思路。在此基础上,从多部门协作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市政基础设施协同管理体系的结构框架和运行机制,为我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结构协同机制

正文


引言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在不断扩大,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市政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其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建设、规划、投资、设计、施工、监理及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各部门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管理体系。

一、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构建

1.1 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和作用

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城市的“命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1.2 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的构成

1.2.1 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

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的构建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是全面性原则,即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当对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覆盖;其次是系统性原则,即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要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和协调性,将系统各个方面的要素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管理和控制;再次是规范性原则,即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在构建时应当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基本的管理规则;最后是适应性原则,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构建时要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1.2.2 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

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是指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包括组织结构、部门设置、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等内容。其中,组织结构包括了管理机构和职能部门,它是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部门设置包括了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它是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中的具体执行单位;岗位设置包括了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它是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中的具体操作人员;人员配备包括了行政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它是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中的具体执行人员。

1.2.3 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的职责和权责划分

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中的职责和权责划分是指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中的各个要素在进行工作时的具体分工和职责,它包括了管理体系的总体职责和管理体系的具体职责。其中,总体职责是指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中的所有要素都要履行相应的职责,它主要包括了宏观管理职责和微观管理职责,宏观管理职责是指在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中必须履行的一项基本职责,它主要包括了宏观规划、宏观决策和宏观调控等内容;微观管理职责是指在具体的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中必须履行的一项基本职责,它主要包括了微观决策和微观协调等内容。

1.3 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的建设路径和方法

1.3.1 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的规划和设计

在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规划和设计阶段,应当对我国目前的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根据其实际情况,分析目前我国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在规划和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行规划和设计。在进行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规划和设计时,应当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制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同时还应当对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在进行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规划和设计时,还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的组织结构,并根据其实际情况来明确不同部门之间的责任。

1.3.2 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和步骤

在进行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当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且应当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首先,要对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和制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其次,要在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中加入社会参与机制,通过这一机制来对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控制。再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部门之间的责任进行明确。最后,要对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控制。通过上述几个步骤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1.3.3 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的评估和改进

在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建设完成后,应当对其进行评估和改进,通过对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的评估和改进,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同时,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评估和改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对目前我国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其次,对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最后,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分析,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二、结构协同机制研究

2.1 结构协同在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中的应用

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中各管理要素在建设和规划过程中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从整体出发,各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协同性,即各个要素在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中处于一个整体的有机联系中。从基础设施建设角度看,各要素之间通过合理的协调与配合,可以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效率;从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角度看,各要素之间通过合理的协调与配合,可以提高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角度看,各要素之间通过合理地协调与配合,可以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2.2结构协同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实施依赖于各种管理要素的协同作用。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过程来看,施工企业、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其他相关单位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即施工企业对设计方案的变更以及设计单位对施工方案的修改是建立在施工企业与设计单位相互沟通、协商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过程来看,不同领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协调与配合关系,即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各个专业之间存在着相互协调与配合的关系。

结论

本文在系统理论、管理理论和结构协同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模型。通过对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各子系统之间的结构关系进行分析,确定了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各子系统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边界,进而从结构关系上提出了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的协同机制。本文建立的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模型是对传统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一次创新,将政府和企业整合为一个系统,既有利于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又有利于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杨贯英.浅析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22).

[2] 周伟.地方政府间跨域治理碎片化:问题、根源与解决路径[J].行政论坛.2018,(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