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性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检测结果;影响因素
正文
引言
在动物疫病监测过程中,主要包括采集记录、传输数据和整理分析数据等几个方面,把通过分析所获得的信息在不同范围内的发布和公布,并根据相关信息做出相应的防控,构建完善的防控措施。动物疫病监测和动物疫病诊断工作密切联系,两者不可分离。在疫病防控过程中,只有进行严格的实验室诊断,明确具体的致病原因,才能为病情防控提供相应的信息,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关键信息,避免防控失误,保证最终得到结果的准确性、合理性。现阶段在动物疫病实验室诊断工作中面临很多影响,使最终的检测结果准确性较差,无法进行针对性的疫病分析,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保证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实验室检测技术概述
实验室检测技术应用要求、技术标准都相对较高,检测结果对于疾病防控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作用。从疫病防控角度出发,利用实验室检测方法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检测,指导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进行。在检测技术的应用方面,需要选择高水平的检测人员,使用高精度的检测设备。在实验操作阶段,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对动物展开防疫检测,制定检测质量体系,完成检测工作,确保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开展的目的是确保动物产品品质、质量等方面的安全性。检验工作实施阶段,需要配备充足数量的防疫设备和人员,根据检测区域动物疫病的检疫流程,按照相关标准,选择检测技术。动物疫病防控实验室检测方法有病原检测和抗体检测2种。疫病防控阶段,应用检测技术便于相关人员了解动物疾病状况和成长状态。病原检测技术主要目的是检测动物是否感染病原;抗体检测技术主要是了解被检验动物的抗体状态。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利用还体现在及时隔离感染疫病的动物,预测动物疫病是否存在大范围传播情况以及预测动物疫病流行情况等。实验室检测环节十分重要,合理选择检测技术能够及时检测出动物是否存在疫病,为防疫规划制定依据,还能辅助疫病预警工作的开展,促进防疫工作顺利开展。除此之外,还能为动物的疫病防控、保健咨询、产品无害化工作的实施奠定基础。
2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2.1人为因素
实验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是整个检测流程的执行者,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工作态度等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若实验室的检测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操作过程中会因检测人员实验操作不熟练,不能准确地分析结果等情况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缺少专业、有经验的操作人员也难以灵活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导致操作失误。如在血凝试验中移液器吹打力度的大小会影响样品的混匀程度,也会影响酶标反应板洗的干净程度,进而检测结果。
2.2仪器设备因素
动物疫病的实验室检测主要依靠仪器设备检测,仪器设备的稳定性、性能和精度可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稳定性好、性能好、精度高的仪器设备能提供更准确的检测结果,而性能较差、精度较低、稳定性较差的仪器设备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另外,同一种仪器设备的生产厂家、型号、技术阐述等有所不同,检测误差系数也不相同。如,离心机根据用途不同有低速、高速、常温、冷冻之分,同是100μL移液器有的实际值与设定值有稍微(几微升)差别,有的则有较大(几十微升)差别等。
3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性保障措施
3.1加强对实验室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人是影响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提高整个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有利于提高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定期对整个实验室检测队伍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培训工作,确保整个工作队伍对动物疫病实验室诊断工作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熟练掌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检测方法,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综合专业素质。培训结束后应定期进行专业考核,只有通过考核的检测人员才能持证上岗。
3.2做好机械设备维护工作
在动物疫病实验室诊断过程中,很多检测设备通常具有高精密的特点,在使用时一定要小心仔细并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每次在开展实验室诊断工作过程中,都应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管理,要认真做好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工作,以便跟踪仪器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需要定期校对的仪器设备,应在相应的使用周期内对其进行定期校对,能降低使用误差。对于存在严重破损或影响使用功能的仪器设备,应及时更换相应的零部件或更换仪器设备。
3.3诊断净化动物疫病
利用实验室检测还能诊断动物疫病情况。通过检测技术,判断动物所患疾病类型,为开展疾病预防、治疗等工作奠定基础。需要注意的是,检测技术应用不可局限于单一技术,而应该选择不同检测技术,根据动物疫病检测需求,灵活应用检测技术,获准确检测结果,为动物诊断与治疗措施的运用提供支持,不断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效果。从动物疫病净化角度分析,利用实验室检测技术可以对特定感染病源采取诊断、治疗。实验室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多种动物常见传染病检测出来,为疫病净化工作提供支撑,还能发挥技术优势,精准诊断动物的疫病,为科学诊断提供数据支撑。
3.4规范样品采集,确保样品质量
样品采集时应遵循“适时、典型、无菌、适量和生物统计”的原则,若有疑似炭疽病,应禁止解剖。应根据不同的检验要求采集样品,如组织器官、分泌物、排泄物、内容物或其他材料,采集时采集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10]。当临床无法估计动物的病因时,要对病畜(禽)的组织器官、分泌物和排泄物进行全面、系统地采集。若采集时病畜(禽)已经死亡,则需要尽快采集样品,原则上是夏天动物死亡6h内可以采集,冬天死亡时间在24h内可以采集。采集器材需要进行无菌处理,若是金属器械可用75%的酒精擦拭消毒,若是器皿则可用1%碳酸氢钠溶液煮沸10min消毒,再用无菌纱布擦干,无菌保存备用。若采集血清样品,猪、牛、羊的个可采静脉血,毛皮动物可采耳尖或耳廓外静脉血,啮齿类动物可采耳尖血,禽类可采翅静脉血。组织样品可采集所需器官的组织块,每个组织块需要单独放在经过消毒的容器中,要标明采样动物、日期、组织名称等信息,以免组织样品像话污染。采样过后的器械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动物疫病防控中,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影响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性因素较多,主要包括人为因素、检测设备、样本取样以及检测方式四个方面,基于此,实验人员应当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在检测过程中做到快速、精准、高效,提升检测结果的精准性,从而为后期动物疫病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华倩.牛支原体抗体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21.
[2]李丽.实验室检测技术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作用[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77(17):171-172.
[3]皇超英,薛永康,杨德新,等.兽医实验室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作用[J].湖北畜牧兽医,2021,42(4):38-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