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关键词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对策
正文
一、引言
农村集体“三资”是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对于维护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重要性
(一)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农村集体“三资”属于全体村民共同所有,加强“三资”管理可以确保农民对集体资产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收益权,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可以提高资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集体收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合理管理农村集体“三资”,可以避免因资产处置不当、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
三、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健全
1. 职责不清
部分地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如农业农村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等,但各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明确,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2. 监督机制不完善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内部监督流于形式,外部监督乏力。村民监督委员会作用发挥不充分,对集体“三资”的管理和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
(二)财务管理不规范
1. 财务制度执行不到位
一些农村集体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制度执行不严格的问题,如收支不规范、票据使用不规范、财务公开不及时等。
2. 会计核算不规范
部分农村集体的会计核算基础薄弱,账目混乱,会计明细科目设置不合理,财务报表编制不规范,无法真实反映集体“三资”的状况。
3. 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农村财务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缺乏专业的财务知识和技能,业务水平不高,难以胜任财务管理工作。
(三)资产资源管理不善
1. 资产清查不彻底
部分农村集体对资产的清查不及时、不彻底,存在资产底数不清、账实不符的情况。一些固定资产未及时登记入账,资产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2. 资源发包不规范
在资源发包过程中,存在程序不规范、合同不健全、价格不合理等问题。一些农村集体资源发包未经民主决策,暗箱操作,导致集体利益受损。
3. 资产资源闲置浪费
部分农村集体的资产资源闲置现象较为严重,未能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一些农村集体在资产资源的经营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措施,经济效益低下。
(四)信息化建设滞后
目前,部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手段落后,工作效率低下。信息化建设滞后,无法实现对“三资”的实时动态管理。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信息共享困难,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
(五)民主管理不到位
1. 民主决策机制不健全
部分农村集体在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中,民主决策机制不健全,村民参与度不高。一些重大事项未经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擅自决策,导致决策失误,损害集体利益。
2. 财务公开不规范
农村集体财务公开存在内容不全面、形式不规范、时间不及时等问题。一些农村集体财务公开只是走过场,没有真正让村民了解集体“三资”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健全管理体制
1. 明确职责分工
明确各部门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协调配合机制。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指导和监督;财政部门负责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审计部门负责农村集体“三资”的审计监督。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
2. 完善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机制。加强内部监督,充分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对集体“三资”的管理和使用进行全程监督。强化外部监督,加强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力度,定期对农村集体“三资”进行审计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规范财务管理
1. 严格执行财务制度
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村干部和财务人员对财务制度的认识和执行力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范票据使用,加强财务公开,确保集体资金的安全和规范使用。
2. 规范会计核算
加强农村集体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科目设置,完善财务报表编制,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加强对农村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
3. 加强财务审计
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制度,定期对农村集体财务进行审计。加强对农村集体重大项目、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合理、有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加强资产资源管理
1. 彻底清查资产资源
定期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进行清查,摸清资产底数,建立资产台账,做到账实相符。对固定资产要及时登记入账,加强对资产的日常管理和维护,防止资产流失。
2. 规范资源发包程序
严格按照民主决策、公开招标、签订合同的程序进行资源发包。资源发包前,要经过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并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发包过程要公开、公平、公正,防止暗箱操作。
3. 提高资产资源利用效率
积极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经营管理模式,通过招商引资、合作开发等方式,提高资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集体收入。加强对闲置资产资源的盘活利用,避免资源浪费。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
1. 加强管理手段创新
积极推广应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资产管理信息化、资源管理网络化。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对“三资”的实时动态管理。
2. 实现信息共享
建立统一的农村集体“三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加强对信息管理平台的维护和管理,确保信息安全、准确、及时。通过信息共享,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
(五)强化民主管理
1. 健全民主决策机制
完善农村集体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机制,明确决策程序和范围。凡涉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重大事项,必须经过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并形成书面决议。加强对民主决策过程的监督,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2. 规范财务公开
严格按照财务公开的要求,规范公开内容、形式和时间。财务公开要做到真实、全面、及时,让村民了解集体“三资”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加强对财务公开的监督检查,对不按规定公开的要及时督促整改。
五、结论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资产资源管理不善、信息化建设滞后、民主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采取健全管理体制、规范财务管理、加强资产资源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强化民主管理等对策措施。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探索创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方式方法,提高管理水平,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任成助.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投资与创业》,2024.02.25
[2]林琴.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研究.《农村经济与科技》,2024.02.15
[3]冯云忠.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业与技术》,2013
[4]谢培河.浅析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强化管理之对策.《福建农业》,2010
[5]陈秀丽.推动乡镇农经站建设强化农村三资管理.《现代经济信息》,2015
作者简介:王兵(1979.04--)长期从事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