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油菜不同种植方式的效益和关键技术

期刊: 中国村庄 DOI: PDF下载

童安怀 彭崇发 邹科

湖南省湘乡市壶天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411400

摘要

油菜是湖南省湘乡市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本文根据我市当前生产中最主要的两种种植方式,对移栽和直播两种不同方式的效益和技术进行浅析,并针对当前生产中的技术不足之处,就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的高产种植关键技术进行改进,涉及播种、翻耕整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等五个方面,以期提高我市油菜单产和种植效益,推动我市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

油菜 种植方式 效益 关键技术

正文


湖南省湘乡市是全国粮油生产重点县(市)之一,常年粮食总产50万吨左右。从2017年开始,我市油菜种植面积保持在14667h㎡左右,油菜夏收面积超过12000h㎡,油菜籽总产保持在2万吨以上,产值达到1.4亿元以上,成为我市农业支柱性产业之一[1]。近年来,国家对油菜生产进一步重视,将油菜种植纳入与粮食生产同等重要位置,对单产、面积和总产等指标纳入重点考核指标。我市油菜生产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普遍存在重种不重管,全市平均单产徘徊在120公斤左右,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根据本地油菜生产的不足之处,对翻耕移栽油菜和翻耕直播油菜的田间性状和种植效益进行分析总结,提出高产种植关键技术,达到提高我市油菜单产和经济效益,推动全市油菜生产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1. 移栽油菜

1.1 移栽油菜不同品种产量性状,见表1

 

 1   湘乡市主要油菜品种的田间移栽产量性状      单位:株、kg/667

品种名称

移栽密度

/667

一次分枝

(个)

单株角果

(个)

每果粒数

(粒)

千粒重

(克)

理论产量

kg/667

实收产量kg/667

晶油1

6222

8.1

367.5

20.9

4.12

196.89

147.67

佳和2

6444

9.6

290.2

24.1

4.3

193.79

145.34

中油杂7819

6111

10.5

390.8

20.6

3.68

181.04

135.78

湘杂油763

6111

9.1

332.6

22.4

3.8

173.01

129.76

邡油777

6667

8.9

325.3

21.8

4.35

205.66

154.25

春云1

6556

8.6

273.1

23.4

4.0

167.59

125.69

1.2 以上6个品种为我市当前油菜种植的主要品种。从表中可以看出,移栽油菜具有一次分枝多,单株角果数多,每果粒数多,单产相对较高,田间种植密度小的特点。

1.3 我市油菜生产的主要方式采用一季稻+油菜的种植模式,与我市稻田不同种植模式[2]对比(见表2),可以看出,一季稻+移栽油菜、一季稻+直播油菜为我市效益最高的种植模式,是我市油菜生产面积最大的主要种植模式,也是最适宜的种植模式。

2  2024年湘乡市稻田主要种植模式经济效益表。

种植模式

生产成本

/667

效益  

/667

投入产出比

双季稻

1836

500.3

1:1.2725

一季稻

1123.2

406.8

1:1.3622

一季稻+再生稻

1348.5

447.3

1:1.3316

一季稻+移栽油菜

1546.1

589.1

1:1.3810

一季稻+直播油菜

1454.1

552.3

1:1.3798

 

1.4 根据表2,一季稻+油菜的种植模式投入产出比明显比其他模式高,而且对水分的要求低于双季稻,适宜我市水利灌溉条件差的地方推广,水旱轮作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温光资源,培肥地力,提高土地增产潜力。

1.5 移栽油菜高产关键技术。

1.5.1 播种  我市移栽油菜播种期一般为915-25日。选择含油率高、株型紧凑、株高适中的高产、抗病的双低油菜品种,如晶油1号、邡油777、佳和2号等油菜品种,667㎡用种量0.1kg

1.5.2 苗床  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10左右。选择地势偏高、不积水、肥力中等的稻田或菜土育苗。施底肥整地后,既可以直接播种育苗,也可以营养钵育苗,前者苗床成本低,移栽效率低;后者苗床成本高,移栽效率高;种植主体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育苗期30天左右。苗床重施底肥,每667㎡施45%复合肥25kg,追肥不宜过多,适当控制氮肥用量。3叶期和6叶期间苗定苗2次。

1.5.3 基肥施用 我市油菜生产施用的基肥成分长期和水稻基肥一致,忽视了硫和硼肥的施用,不利于高产。油菜对硫和硼两种微量元素需求量大,适量的硫和硼能够有效提高油菜的抗逆性、角果数、千粒重、含油率[3]。基肥施用量为每667㎡硫酸钾型复合肥(45%含量)15kg+普通复合肥(40%含量)15kg+基施硼肥0.3kg,均匀撒施后,整地分厢。增施硫和硼肥是移栽油菜高产的第一个关键技术。

1.5.4 耕作分厢  移栽油菜对前作秸秆的清理程度和厢面土壤的碎化程度要求不如直播油菜高,但必须开好三沟即厢沟、围沟、腰沟,三沟相通,沟深25-30cm,厢宽1.8m,厢面平整。开好三沟,保持排水通畅是移栽油菜高产的第二个关键技术。

1.5.5 移栽与水分管理  667㎡移栽7000-8000株左右,做到合理密植,但移栽密度不宜过大,否则不利于油菜分枝侧向生长。油菜除苗期需要一定水分外,其余生育时段以排水为主,厢面不能积水。

1.5.6 除草和追肥   移栽前3天用乙草胺对厢面进行封闭除草,开春前清理三沟结合中耕除草。移栽活兜后,每667㎡追施尿素5kg,开春前,每667㎡追施尿素7.5kg+硫酸钾5kg作腊肥;抽薹时,每667㎡追施尿素5kg作薹肥。

1.5.7 病虫防治  油菜苗期的主要虫害是蚜虫和菜青虫,用氯虫苯甲酰胺10ml /667㎡兑水20,植保飞机喷雾。

1.5.8  油菜菌核病防治

1.5.8.1 油菜菌核病的发病机理复杂,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侵染[4]

1.5.8.2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重点防治的病害,菌核病防治是移栽油菜高产的第三个关键技术。根据我市植保部门以往自然条件诱发试验,移栽油菜田菌核病平均发病率20.9%,直播油菜田菌核病平均发病率36.4%,必须认真防治。

1.5.8.3 物理防治措施  开春前清沟沥水,不仅可以排除积水,保持根系活力,促进生长,还能够有效预防菌核病、霜霉病,降低发病概率和危害程度。我市春季低温多雨,不利于油菜的生长,因此清沟沥水尤为重要。

1.5.8.4 药剂防治  近年我市采用用氟唑菌酰羟胺+米酰胺,于油菜始花期结合喷施硼进行大面积植保飞机防治,效果较好[5]

1.5.9  收割  移栽油菜由于茎秆粗壮,直接机收难度大,损耗大,费用较直播油菜高,所以机收减损是油菜增产的第四个关键技术。建议对收割机适当改装,安装油菜收割专用割台减少机收损失,成熟期施用催枯剂立收谷120ml /667㎡,能提高整体成熟度,方便收割,降低损耗。

1.5.10  除提高油菜单产外,降低人工成本和机收损耗是提高移栽油菜种植效益的又一个关键。

2.  直播油菜

2.1  直播油菜田间性状,见表3

3   2024年湘乡市主要油菜品种的田间直播产量性状  单位:株、kg/667

品种名称

直播密度

/667

一次分枝

(个)

单株角果

(个)

每果粒数

(粒)

千粒重

(克)

理论产量

kg/667

实收产量kg/667

晶油1

21667

5.2

99.2

17.1

4.12

151.43

113.57

佳和2

21778

4.8

96.8

16.6

4.3

150.48

112.85

中油杂7819

20111

4.7

109.4

18.2

3.68

147.36

110.52

湘杂油763

20556

4.4

101.5

18.4

3.8

145.88

109.41

邡油777

21111

4.6

99.7

16.9

4.35

154.73

116.05

春云1

22222

4.1

91.8

17.2

4.0

140.35

105.26

 

2.2  根据表3,直播油菜具有一次分枝少,单株角果数少,每果粒数少,单产相对较低,田间种植密度大的特点,因此获得高产的难度大于移栽油菜。

2.3  直播油菜高产关键技术

2.3.1  品种选择  选用耐高密植、双低、抗倒、抗病、含油率高的油菜品种。

2.3.2  基肥施用  与移栽油菜大田施基肥一致。

2.3.3  确保基本苗是直播油菜高产的第一个关键技术,直播油菜基本苗要达到2.5-3.5万株左右。

2.3.3.1 秸秆清理  直播油菜对秸秆清理程度的要求较高,秸秆清理程度低会大幅降低成苗率,见表4

4 直播油菜稻田秸秆清理程度与有效苗动态变化   单位:株/667

秸秆清理程度

2叶期

4叶期

6叶期

7叶期

9叶期

10叶期

成苗率

无秸秆(CK

58889

53000

47700

45315

40784

39560

52.75%

80%清理

52667

46874

41718

39632

35669

33529

44.71%

60%清理

47400

41712

35873

31927

26499

23849

31.80%

40%清理

42186

35858

29404

25875

20960

18863

25.15%

不清理

38499

32234

26892

21558

16647

14054

18.74%

注:起始播种苗数为75000/667㎡。成苗率=10叶期株数/起始播种量。

2.3.3.1.1 根据表4,前作秸秆清理程度与直播油菜成苗率构成高度正相关。近5年来,我市直播油菜成苗率较低,田间基本苗不足,制约了油菜单产的大幅提升,秸秆清理程度不够是主要原因之一。

2.3.3.1.2 根据表4,我市油菜直播一般不提倡板田直播,成苗率很低。

2.3.3.1.3 稻田秸秆对直播油菜的不利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土下存在大量秸秆,油菜幼苗扎根困难,二是翻耕入土后,短时间不能腐熟,部分油菜苗根部发生有机酸中毒,大田表现为苗数衰减快,叶片出现多种非绿颜色,与某些缺素症状类似。

2.3.3.2 整地、开沟、分厢。直播油菜对整地要求较高,厢面表层土壤需充分碎化,保持厢面湿润,开沟分厢的要求与移栽油菜一致,分厢表面应略呈龟背状。

2.3.3.3 播种  我市直播油菜播种期为101-1020日,每667㎡用种量0.3.-0.4kg,确保油菜种植密度达到25000-35000/667㎡。直播油菜播种过迟或过早均不利于安全越冬。建议采用种子包衣拌种,可以提高成苗率,预防鼠鸟危害和部分苗期病虫害。从播种到10叶期是直播油菜的重要苗期管理时段,重种不重管是我市油菜部分规模性种植主体常见的不足之处,也是我市直播油菜田间基本苗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二。

2.3.3.4 除草和追肥。直播油菜田杂草种类较多,除草难度大于移栽油菜。播种前3天内用乙草胺封闭除草,3叶期和6叶期各追肥一次,每次5kg尿素+5kg氯化钾/667㎡。开春前清沟沥水,结合中耕除草,每667㎡追施尿素7.5-10kg+5kg硫酸钾。

2.3.3.5 苗期病虫害防治。与移栽油菜一致。

2.3.3.6 菌核病防治是直播油菜高产的第二个关键技术。在相同田间环境条件下,直播油菜由于群体密度大,菌核病发病率和防治难度高于移栽油菜,是导致油菜大幅减产的主要病害。

2.3.3.6.1 开春前后一般需进行两次清沟,确保排水畅通,保持厢面无积水,保障根系活力是有效预防菌核病、霜霉病的物理措施。

2.3.3.6.2 化学药剂防治。与移栽油菜一致,防治次数视田间发病情况可以增加1次。

2.3.3.7  机收减损是直播油菜高产的第三个关键技术  油菜80%以上的角果为黄色时,可以收割。直播油菜茎秆较细,便于机收,但是由于个体发育差别,成熟度不一致,机收损耗大,建议使用立收谷催熟,用法与移栽油菜一致。

2.4  提高直播油菜单产是提高种植效益最直接的方式。

3、直播油菜和移栽油菜的优缺点

3.1 直播油菜具有省时、省工,便于收割、全生育期相对较短的优势,但是存在产量较低,种子和病虫害防治成本相对较高,田间管理难度相对较大的不足之处。

3.2 移栽油菜具有产量较高,田间管理难度相对较小,病虫害防治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但是存在人工、机械成本相对较高、全生育期相对较长的不足之处。

3.3移栽油菜仅适用于人工充足的小规模种植,直播油菜可以适用于大规模种植。直播油菜在我市占油菜播种面积70%左右。

 

参考文献

1.  陈灯  《稻油轮作规模性种植生产技术和综合效益探究》 世界种子 2023年第10

2.  周军  《大田不同种植模式生产效益分析》 农业科学 20233

3.  张毅  《硫肥对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四川农业科技 2014年第6

4. 王珍 《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河南农业2014年第5期(上)

5. 曾琴 《油菜品种对比实验分析与生产技术探析》 农业科学 2024年第9

作者简介:童安怀(1976-),男,湖南湘乡人,农艺师,主要从事粮油作物栽培技术工作。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