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在现代畜牧养殖疾病防治的作用

期刊: 中国村庄 DOI: PDF下载

陈祖卫

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鱼种场 421000

摘要

中兽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畜牧养殖疾病防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探讨中兽医在现代畜牧养殖中的实际应用和效果,以及其对于提升动物健康和养殖效率的贡献。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兽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然后深入分析了中兽医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具体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兽医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和治疗多种常见疾病,还能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耐药性问题。最后,文章总结了中兽医在现代畜牧养殖中的潜力和挑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本文的研究为中兽医在现代畜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中兽医;畜牧养殖;疾病防治;抗生素;耐药性

正文


引言

随着现代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动物疫病的防控已成为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兽医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其在现代畜牧养殖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兽医在现代畜牧养殖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其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技术参数和创新点,以及如何通过中兽医手段提高动物健康水平和养殖效率。

、中兽医学概述

(一)中兽医学的历史和发展

中兽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从经验积累到理论体系构建的过程。早在《周礼》中就有关于兽医的记载,而《黄帝内经》则为中兽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兽医学逐渐形成了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理论为核心的医学体系。进入现代,中兽医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现代中兽医学不仅在理论上有所深化,而且在实践中也更加注重科学验证和技术创新,如中药的现代化提取和制剂技术,以及针灸、按摩等传统疗法的现代化应用。

(二)中兽医学的基本理论

中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这些理论不仅指导着中兽医的诊断和治疗,也是中兽医与现代兽医学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的理论基础。阴阳五行学说强调动物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脏腑经络学说则关注动物体内各脏腑器官的功能联系和相互作用,气血津液学说则涉及到动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和能量转换。这些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应用,为中兽医在现代畜牧养殖中的疾病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中兽医与现代兽医学的关系

中兽医与现代兽医学的关系体现在互补和融合两个方面。在疾病防治上,中兽医注重整体调理和自然疗法,而现代兽医学则侧重于病因治疗和药物治疗。两者的结合,可以提高疾病防治的效果,减少药物副作用,降低耐药性问题。此外,中兽医在提高动物免疫力、促进疾病康复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与现代兽医学追求的绿色、健康养殖理念相契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兽医的诊断方法、药物制剂技术等也在不断创新,与现代兽医学的结合更加紧密。

在研究的创新点上,本研究将探讨中兽医在现代畜牧养殖中的技术应用,特别是中药制剂的现代化提取技术、针灸治疗的精确定位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中兽医的治疗效果,还能够为现代兽医学提供新的治疗手段。同时,本研究还将关注中兽医在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探讨如何将中兽医的传统理念与现代养殖技术相结合,以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深入分析中兽医与现代兽医学的关系,本研究旨在为现代畜牧养殖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疾病防治策略。

二、中兽医在现代畜牧养殖中的应用

(一)疾病预防

中兽医理论强调“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即通过强化动物体内的正气来抵御外界邪气,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在实践中,中兽医通过使用中药材如贯众和升麻等,不仅具有清热解毒的效果,还能提升动物体内的正气,有效抵御邪气,降低患病几率。例如,黄芪和党参等中药材在促进畜禽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性能方面有明显优势,同时含有多种免疫活性物质,能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畜禽机体免疫力。

中兽医在疾病预防中的应用还体现在将中药材作为饲料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不仅能够提供动物所需的营养,还能够通过其药用成分来调节动物的生理机能,增强免疫力。例如,黄芪、党参等中药材在促进畜禽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性能方面有明显优势,同时含有多种免疫活性物质,能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畜禽机体免疫力。

此外,中兽医还强调家畜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性,认为自然环境与四季气候变化都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家畜的健康。因此,在疾病预防中,中兽医注重环境调控,通过改善养殖环境,减少应激,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此外,中兽医还倡导通过定期的健康检查和合理的饲养管理,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中兽医的疾病预防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例如,通过现代药理学研究,深入探讨中药材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为中兽药的现代化和标准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中药材对动物免疫系统的影响,进一步验证和优化中兽医的预防方案。

(二)疾病治疗

中兽医治疗的核心在于中药的应用,其复杂成分和多靶点作用机制在治疗畜禽疾病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现代研究通过提取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如生物碱、有机酸、挥发油等,深入探究其抑制或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机理,有效防治畜禽疾病。例如,扶正解毒散、黄连解毒散等中药复方,已被证实含有能够有效防治畜禽疾病的活性成分。在实践中,如某养殖场的猪仔出现鼻子流血的症状,经过中兽医诊断后采用生石膏、黄芪、生地、赤芍等药材进行治疗,有效缓解了患病动物频繁出血的现象。

针灸和按摩作为中兽医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刺激动物体内的特定穴位,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从而起到治疗作用。按摩则通过物理手段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这些非药物疗法在现代畜牧养殖中,尤其是在提高动物福利和减少药物依赖方面,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

中兽医与现代兽医学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治疗模式。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中兽医的疗法可以作为现代兽医学治疗的补充,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例如,对于某些病毒性疾病,中兽医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辅助现代兽医学的治疗,增强动物的抵抗力。

现代科学研究为中兽医治疗提供了更多的理论支持。通过临床试验和实验研究,中兽医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验证。同时,现代科技手段,如质谱技术,也被用于鉴定中药中的活性成分,提高中兽药的质量和疗效。

尽管中兽医在疾病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标准化、现代化生产和国际认可度等。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中兽医治疗的作用机制,提高中兽药的质量控制标准,以及推动中兽医技术的国际化。

(三)疾病康复

中兽医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与气血阴阳失衡密切相关。在康复阶段,中兽医通过中药的调和作用,如使用黄芪、党参等药材,来补充气血,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缓解畜禽的应激反应,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例如,一项针对奶牛乳房炎的研究中,应用中兽药“扶正解毒散”进行治疗,不仅有效控制了炎症,还通过调节机体的气血平衡,加速了奶牛的康复过程。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兽医在疾病康复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创新。例如,激光治疗作为一种新型康复技术,已被用于辅助治疗畜禽的椎间盘疾病。研究表明,激光可以减少炎症和继发性损伤,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恢复。此外,分子生物学技术也被用于研究中药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进一步验证和优化中兽医的康复方案。

在疾病康复领域,中兽医与现代兽医学相结合,形成了一种互补的康复模式。中兽医的调理方法可以作为现代兽医学治疗的补充,提高康复效果,减少药物副作用。例如,在宠物犬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后肢瘫痪治疗中,针灸与现代兽医学的药物治疗相结合,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代科学研究为中兽医在疾病康复中的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临床试验和实验研究,中兽医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验证。例如,一项调查研究发现,61.69%的宠物医生和53.41%的宠物主人认为中兽药效果良好,而在针灸认可程度上,62.45%的宠物医生和54.17%的宠物主人认为针灸效果良好。

尽管中兽医在疾病康复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标准化、现代化生产和国际认可度等。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中兽医康复的作用机制,提高中兽药的质量控制标准,以及推动中兽医技术的国际化。随着对中兽医研究的深入,其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三、中兽医在疾病防治中的优势与挑战

(一)中兽医的优势分析

1. 天然性和多能性

中兽药源自天然植物和动物,其低毒性、低副作用的特性,使得在食品安全和动物福利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中兽药的多能性体现在其能够同时针对多个病理环节进行调节,这种多成分、多靶点的特性使得中兽药在应对复杂疾病时表现出色。

2. 整体调理与辨证施治

中兽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调整动物机体的整体平衡来防治疾病。这种方法不仅治疗症状,更注重恢复动物的健康状态,这是中兽医相较于西兽医的一个显著优势。中兽医通过中药组方的多成分、多靶点特性来调节失衡的动物机体,这种方法在多病因引发的疾病防治上表现出色。

3. 增强免疫力与抗应激能力

中兽药能够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这对于现代高密度养殖环境中的动物尤为重要。中兽药的用药特点就是充分利用中兽药的多组分、多功能、多靶点的优势针对动物整个机体用药,而不是单纯地针对病原体用药。

4. 绿色高效饲料添加剂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是现代化、集约化养殖业生产中,发挥中药防病保健,促进生产性能,毒副作用低等优势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产物。这些添加剂不仅能够提供动物所需的营养,还能够通过其药用成分来调节动物的生理机能,增强免疫力。

5. 现代科技的融合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兽医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例如,通过现代药理学研究,深入探讨中药材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为中兽药的现代化和标准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中药材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进一步验证和优化中兽医的治疗方案。

(二)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1. 现代化转型挑战

中兽医的现代化转型是一个重要挑战。如何在继承传统中兽医理论的基础上,实现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许多中兽药现代化研究忽视了传统中医药的组合效应和整体调节作用,可能导致中兽药的西化,失去其独特性。此外,全球大融合背景下,用现代科学语言讲好兽用中药故事,为做好兽用中药科研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路径。

2. 人才短缺

中兽医人才的培养和认证不足,导致专业人才短缺,限制了中兽医在现代畜牧养殖中的应用和发展。中兽医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中国兽医协会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实施了中兽医人才发展三年行动规划,旨在培养和认证中兽医专业人才,以满足现代畜牧养殖业的需求。

3. 抗病毒药物研发限制

由于动物疫病防控政策的限制,中药在防治某些传染病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受到限制。这限制了中兽医在抗病毒领域的潜力发挥,尤其是在面对新出现的病毒性疾病时,中兽医的防治方法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和政策支持。

4. 标准化与质量控制

中兽药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是中兽医面临的另一个挑战。由于中兽药成分复杂,其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生产水平有待提升。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开展的"兽药行业公益性重点专项"将"兽用中药配方颗粒"列为重点研究内容,研究制定适合兽医领域应用的配方颗粒,推动兽用中药提质增效和产业转型升级。

5. 国际认可度

中兽医的国际认可度有待提高。虽然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但在兽用中药领域,其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仍需加强。中国兽医协会推动中兽医药团体标准建设,并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推动中兽医药国际化。

(三)解决方案与策略

发挥中兽医理论优势:应立足中兽医理论,制定符合兽医中药特点的审评规则和研究指导原则,运用传统中兽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理论进行药物筛选和临床药效研究。

加强抗菌抗病毒中药研究:在普通病毒性传染病防治上开展研究,积累数据和经验,逐步拓展。

准确把握中药有效成分:对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应用,应坚持“有成分而又不唯单一成分论”的观点,确保提取物疗效。

培养和认证中兽医专业人才:通过实施中兽医人才发展计划,培养和认证中兽医专业人才,以满足现代畜牧养殖业的需求。

结论

中兽医在现代畜牧养殖疾病防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优势明显,但也面临挑战。通过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策略,可以充分发挥中兽医的潜力,为现代畜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马千娇.从代表性兽医方看中国古代兽医学的发展[D].西北民族大学,2021.

[2]王斌.汉中市畜牧技术工作新亮点[J].中国畜牧业,2017,(17):73-74.

[3]梁冉.罗清生与中国现代兽医学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

[4]郭东芳.中兽医在农村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中的运用[J].乡村科技,2016,(27):18.

[5]何育琴.中兽医在农村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中的运用[J].现代畜牧科技,2016,(02):158.

[6]畜牧兽医科技文摘[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

[7]向春涛.中兽医古籍的保护与整理刍议[J].中兽医学杂志,2013,(03):53-5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