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服务在 “互联网 +” 创业模式下的创新与发展机遇

期刊: 中国村庄 DOI: PDF下载

马凤萍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

在“互联网+”创业模式的推动下,园林景观设计服务正经历变革和重塑。设计行业长期以来依赖线下交流与固定区域市场,受制于地理、时间以及资源的限制,发展空间较为局限,如今互联网技术的融入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从设计工具的数字化升级,到服务模式的多元化扩展,再到营销方式的精准化创新,行业的发展潜力正在被全面激发。线上平台的普及和大数据的应用,让设计师可以突破传统区域限制,获取客户需求并提供更定制化的服务。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 传统园林景观设计行业的现状,然后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园林景观设计服务的创新,最后探讨了园林景观设计服务在 “互联网 +” 创业模式下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

园林景观设计服务; “互联网 +” 创业模式;创新;发展机遇

正文


“互联网+”创业模式的推动下,园林景观设计服务迎来了发展机遇。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让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得以应用,改变了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意表达、服务形式与产业链协作方式。利用线上平台的高效连接,设计师与客户能做到无缝沟通,突破时空限制,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体验。同时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园林设计可以精准地满足不同区域和文化背景下的生态需求。

一、传统园林景观设计行业的现状

传统园林景观设计行业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服务市场多集中于本地或周边区域,这种地域性限制了行业的扩展能力,尤其是在中小型园林设计企业中表现得非常明显,这些企业依赖线下渠道获取客户,市场范围较窄,客户群体相对固定,无法触达更广阔的市场,同时行业内部也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园林设计行业较为成熟,设计资源丰富,项目种类多样,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行业发展相对滞后,设计理念和技术水平与先进地区存在差距[1]。同时,园林景观设计行业的业务模式较为单一,多数企业以提供设计方案为主要服务内容,无法延伸至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设计师专注于设计方案的创意和绘制,而对于后续的施工管理和景观维护参与较少,这种“设计—施工—维护”分离的模式容易让项目在实际落地中出现偏差,而且因为没有足够的后期管理和服务,客户在项目完成后不能获得长期的技术支持,景观设计的实际效果因此而逐渐衰退。此外,虽然许多设计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但部分从业者依然依赖传统设计模板和固定的风格框架,无法针对具体场地和客户需求的创意表达,特别是在小型项目中,这种模式化的设计思路会让作品缺乏独特性,而且技术手段的局限性,设计师的表达能力受到一定制约,客户在早期阶段难以直观理解设计方案的实际效果,从而影响设计沟通的效率。

二、“互联网+”背景下园林景观设计服务的创新

(一)设计工具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工具的使用会改变设计师的工作方式、创意表达和项目实施过程,做好这一转型需要整合现代技术手段,将传统设计流程与智能化、数字化技术进行全方位融合,这一过程中要注重设计工具的可视化功能升级,及时利用VR或AR技术,让设计师可以将抽象的设计理念转化为直观的三维呈现,帮助客户在早期阶段清晰了解设计方案的实际效果,以往二维图纸并不能准确表达空间感与层次感的问题,在三维可视化工具的应用下得到了改善,这种技术的应用还能使设计方案在调整和优化时更加便捷,减少传统设计中反复修改的时间成本,同时让客户直接参与到设计过程中提升用户体验。同时,BIM技术在设计阶段建立一个全面的数字模型,从而帮助设计师精确地预测项目的实际建成效果,这可以提升设计精度,还可以利用数据分析预测建造过程中的潜在问题,从而避免后期施工阶段的资源浪费与不必要的调整,GIS技术为大规模景观项目提供了地理数据支持,特别是在生态环境复杂的区域,GIS系统提供详细的地形、气候和植被的信息,为设计师制定更加科学的方案提供数据支持,这种工具的使用让设计方案更加契合实际环境。通过远程协作工具,也可以让设计师和客户之间的互动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从依赖现场沟通的单一方式转向基于在线平台的多方协作模式,这种转变可以提高沟通效率,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项目涉及多方合作如设计师、施工团队和供应商等,数字化工具可以做好多方信息的实时共享,帮助团队成员在项目不同阶段进行高效协作,设计师使用项目管理软件,将设计进度、调整意见和具体任务直观地展示在平台上,让每个环节都能精准衔接,以此来让为整个项目提供更加透明的过程记录,帮助日后进行复盘或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2]

(二)加快服务模式的变革

互联网技术的融入使服务模式突破物理限制,做到了全新的业务形态,线上设计平台的建设是加快服务模式变革的基础,这种平台需要集成沟通工具、设计展示功能和数据管理系统,将客户与设计师直接连接在一起,在这一模式下,客户可以在线发布设计需求实时查看设计师提供的方案,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整完成高度的定制化。与此同时,设计师要注意结合平台更便捷地管理多个项目,并利用平台内置的智能推荐功能来提高设计的服务质量。利用在线协作工具让设计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设计成果和创意想法,完成即时的信息交换和问题解决,这样的协作方式提升了团队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减少了传统模式下由于沟通不畅而带来的时间浪费。客户可以结合协作平台参与到设计过程中,这种高度透明化的设计过程可以增强客户的满意度。

结合互联网也能让设计服务做到更加精准的营销,利用搜索引擎优化、社交媒体推广以及电商平台合作快速触达潜在客户群体,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工具和VR体验形式,让设计师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服务流程,让客户在短时间内对服务内容形成清晰的认知[3]

三、园林景观设计服务在 “互联网 +” 创业模式下的发展机遇

(一)市场范围的扩大

“互联网+”模式利用线上平台连接设计师和客户,无论身处何地,客户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园林设计服务,这种跨区域服务可以扩展市场规模,还为设计师创造了更多的创业机会,尤其是小型设计团队或独立设计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直接与全国甚至国际客户对接而不再受限于本地市场的供需状况,从而突破规模和资源的瓶颈。这种线上连接模式让园林景观设计服务可以更加灵活,因此可以推动行业的发展。

(二)赋予园林景观设计更多的创新空间

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设计手段更加多样化,设计表达也更加高效。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也为园林景观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智能算法,设计师可以快速生成多种初步设计方案,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优化,将更多时间投入到创意环节,这种技术的融合可以提升设计效率,也能拓展园林景观设计的创作边界,为设计师提供更多实现创意的可能。

结语:综上所述,在“互联网+”创业模式的引领下,园林景观设计服务正焕发出创新活力,从数字化设计工具的普及到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方式,行业的每一次变革都在重塑其价值链和服务模式。借助互联网技术,设计师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更加高效,设计过程更加透明,服务体验得到提升。同时行业在面对市场竞争与技术迭代的挑战时也展现了强大的适应能力,这可以推动园林景观设计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化、生态化的方向转型,也为其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创造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张卓.“互联网+农业”赋能大学生就业创业思路探析[J].中国就业,2024,(12):72-73.

[2]刘俊.“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构建与人才培养实践[J].知识窗(教师版),2024,(08):93-95.

[3]鲍越,张成霞,夏仁震,黄美瑜.园林景观设计线上定制平台服务模式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08):40-4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