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创新实践于岳西县
摘要
关键词
岳西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乡村振兴
正文
0引言
中国作为世界蚕桑产业的发源地,拥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和丰富的蚕桑文化底蕴。岳西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以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成为了中国中部地区蚕桑产业的重要基地。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蚕桑产业的综合利用成为了推动岳西县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岳西县通过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蚕桑资源的利用效率,还拓展了产业链,增强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将分析岳西县在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创新做法,探讨其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贡献,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1岳西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
1.1桑园基地的升级改造
岳西县现有桑园面积8.3万亩,是中部地区最大的蚕桑基地县。为了提升桑园的生产能力和蚕茧的质量,岳西县积极推进桑园基地的升级改造。通过引进新品种、更新换代老桑园、修建排水沟渠、硬化作业道路等措施,有效提高了桑园的管理和生产效率。此外,岳西县还鼓励推行“以粮为主,粮桑间作”模式,推进撂荒地的合理利用,进一步扩大了蚕桑生产规模。
1.2蚕桑产业链的延伸与品牌建设
岳西县在蚕桑产业链的延伸和品牌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现有桑茧丝绸加工企业1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这些企业通过深加工,将蚕桑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如桑皮纸、桑枝木耳、桑芽菜等,有效提升了产业链的价值。同时,岳西县还注重品牌培育,如“岳西桑皮纸”被故宫选为修复装裱专用纸,《岳西桑皮纸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进一步提升了岳西蚕桑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1.3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与产品开发
岳西县在蚕桑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除了传统的蚕茧生产外,岳西县还开发了一系列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如桑叶绿茶、桑叶红茶、桑叶发酵片、桑果酒等。这些产品不仅丰富了蚕桑产业的内涵,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岳西县还积极推动蚕桑资源的多元化利用,如利用桑枝切片做中药饮片,利用桑叶、桑果开发食品和饮品等,有效提升了蚕桑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价值。
2岳西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成效
2.1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
岳西县的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有效促进了农民的增收。2023年,岳西县1.67万养蚕农户饲养蚕种9.428万盒,产鲜茧5710吨,鲜茧收入达3.09亿元。通过蚕桑资源的综合利用,农民不仅从传统的蚕茧生产中获得收益,还可以通过参与蚕桑资源的综合利用产品开发,获得更多的收入来源。此外,岳西县还通过“技术服务+种植基地+农户+保护价回购+统一品牌销售”的模式,带动了农户的增收,有效促进了农民的脱贫致富。
2.2对乡村振兴的推动效应
岳西县的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对乡村振兴也产生了积极的推动效应。通过蚕桑资源的综合利用,岳西县成功打造了一批蚕桑产业特色村,如来榜镇和斑竹村,这些村庄通过发展蚕桑产业,有效提升了村庄的经济实力和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岳西县还通过发展蚕桑文化旅游,如建立蚕桑文化馆、蚕桑科普馆、桑葚采摘园、农事体验园等,吸引了大量游客,有效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2.3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
岳西县的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带动作用。蚕桑产业作为岳西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发展不仅带动了农业的增长,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丝绸加工、食品加工等。同时,岳西县还通过发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如雄蛾酒、蚕茧花、桑枝工艺品等,进一步拓展了产业链,提升了产业的附加值,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3岳西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对策建议
3.1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在当今时代无疑是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岳西县应当积极拓展与江苏科技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的合作渠道,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引进前沿的蚕桑产业技术和培育高端专业人才。一方面,可以设立专项科研基金,吸引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团队针对岳西县蚕桑产业的实际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如蚕种选育的优化、病虫害防治的创新方法以及蚕桑资源高效利用的新技术等。另一方面,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让先进的技术切实服务于当地蚕桑产业的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岳西县需加大力度引进蚕桑产业的高端人才。可以制定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吸引国内外优秀的蚕桑专业人才来到岳西,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要重视对本地人才的培养,与高校合作开设蚕桑专业课程或培训班,选拔有潜力的青年人才进行定向培养。
3.2推动三产融合与文化传承
岳西县应大力推动蚕桑产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充分挖掘和传承悠久的蚕桑文化。首先,可以深入研究岳西县的蚕桑历史和文化传统,整理与蚕桑相关的传说故事、民俗风情和传统技艺等,建立蚕桑文化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蚕桑文化旅游产品,如蚕桑文化主题公园、蚕桑博物馆、蚕桑民俗村等。游客可以在这些地方亲身体验养蚕、缫丝等传统工艺,了解蚕桑文化的魅力,提升蚕桑产业的文化价值和旅游吸引力。同时,岳西县还应积极加强蚕桑产业与食品、保健品等产业的融合。利用蚕桑资源丰富的营养成分,开发一系列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例如,研发蚕蛹蛋白食品、蚕沙叶绿素、桑叶食品、桑椹保健品等。通过与食品、保健品企业合作,建立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检测体系,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品质。加强产品的宣传推广,提高消费者对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从而提升蚕桑产业的附加值。
3.3优化政策支持与市场环境
政府应进一步优化对蚕桑产业的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设立蚕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蚕桑产业的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完善蚕桑产业的基础设施,加强蚕桑园区的道路、水利、电力等设施建设,为蚕桑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同时,政府还应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和金融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和农民加大对蚕桑产业的投入。在市场环境方面,岳西县应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蚕桑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严格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对蚕桑产品的质量检测和认证,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要保护农民的利益,建立合理的蚕茧收购价格机制,确保农民的收益稳定。加强蚕桑产业的信息化建设,建立蚕桑产品交易平台,为企业和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通过举办蚕桑产业发展论坛、研讨会等活动,加强行业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为蚕桑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4总结
岳西县在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创新实践,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三产融合、优化政策支持等措施,岳西县的蚕桑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开莉,陆春霞,肖潇,徐雯雯,李小群,莫炳巧,唐永飞,梁贵秋.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现状与发展对策[J].蚕学通讯,2023,43(01):41-46.
[2]汪亚东.农业生产中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思路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2):85-86.
[3]孔庆富,丁运,孟静,赵泉,崔太昌.我国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分析[J].蚕桑茶叶通讯,2020,(05):14-1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