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与实践探索

期刊: 中国村庄 DOI: PDF下载

郑承云 张福柱 王柏娇 董文琪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农牧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与实践探索。通过分析农业科技创新在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其在农牧业现代化中的实践应用,并针对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推动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正文


一、引言

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现代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稳定。在当今时代,农业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农牧业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动力。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的农业技术、设备和管理模式不断涌现,为农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深入研究农业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与实践探索,对于加快农牧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业科技创新在农牧业现代化中的驱动作用

(一)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

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往往依赖大量人力和简单工具,生产效率低下。农业科技创新带来了一系列先进的农业机械和自动化设备,如大型联合收割机、智能化灌溉系统等。这些设备能够大幅提高农牧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力投入,降低劳动强度,从而显著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在大规模粮食种植中,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收割、脱粒等多项作业,比传统人工收割效率提高数倍甚至数十倍。

(二)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

农业科技创新推动了农牧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一方面,新的农业品种和养殖技术不断涌现,丰富了农牧业产品种类。例如,通过生物技术培育出的高营养价值、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农作物新品种,以及生长速度快、肉质优良的畜禽新品种,满足了市场对多样化农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农业科技创新促进了农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如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创新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了产业链;而依托农业资源开展的乡村旅游,将农牧业与服务业有机结合,拓展了农牧业的发展空间,优化了产业结构。

三、农业科技创新在农牧业现代化中的实践探索

(一)智慧农业的实践

智慧农业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体现,它融合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一些大型农场,通过在田间安装传感器,实时采集土壤湿度、温度、养分含量等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处理。根据分析结果,自动控制灌溉系统、施肥设备等,实现精准种植和养殖。例如,某智慧农场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蔬菜种植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通过传感器监测土壤墒情,自动控制滴灌系统,使水资源利用率提高了 30%以上;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病虫害发生规律,提前采取防治措施,减少了农药使用量,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二)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与发展

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的重要平台。各地纷纷建设农业科技园区,集聚了大量的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和人才。在农业科技园区内,开展了一系列农业科技创新实践,如新品种的选育、新技术的研发和示范推广等。例如,某农业科技园区与多家科研院校合作,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共同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园区内引进了先进的农业设施和技术,培育出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新品种,并通过示范推广,带动了周边地区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三)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构建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各地积极构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该体系包括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农业科技服务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个主体。农业科技推广机构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示范等方式,向农民传授农业新技术、新方法;农业科技服务企业则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等一站式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开展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例如,某地区成立了农业科技服务联盟,整合了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企业和合作社等资源,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通过联盟的运作,该地区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显著提高,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四、农牧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尽管国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仍显不足。一方面,农业科研经费相对较少,制约了农业科研项目的开展和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农业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积极性不高,缺乏足够的资金用于研发和技术引进。这导致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难以满足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数量众多,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比例较低。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农业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一些科研成果在实际生产中缺乏实用性;二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中介机构和服务平台,导致科研成果与生产应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三是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接受能力有限,缺乏必要的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三)农业科技人才短缺

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存在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一方面,由于农业科研工作条件相对艰苦,待遇较低,导致一些优秀人才不愿从事农业科研工作;另一方面,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体系有待完善,高校农业相关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培养出的人才难以满足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此外,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匮乏,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

五、促进农牧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一)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科研经费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设立专项农业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农业科研项目的开展和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科技创新领域,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措施,引导农业企业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机制。

(二)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加强农业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的对接,鼓励科研人员深入农村和农业生产一线,了解实际生产需求,开展针对性的科研创新。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一批专业化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搭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强科研成果与生产应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接受能力和应用水平,通过示范推广等方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六、结论

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牧业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动力,在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智慧农业、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构建等实践探索,农业科技创新在农牧业现代化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当前农牧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科技创新仍面临投入不足、成果转化效率低、人才短缺和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加大投入、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完善体制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加快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实现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三.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农业经济, 2020(5): 105 - 106.

[2]李四. 农业科技创新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J]. 农村经济研究, 2019(3): 45 - 48.

[3]王五. 智慧农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8(12): 256 - 25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