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老年人生活优化路径研究——以安顺某地为例
摘要
关键词
乡村;老年人群;现状;对策
正文
基金项目:校级青年项目“乡村老年人生活优化路径研究——以安顺某地为例”(项目编号:安职院青年基金合R202401)。
一、问题提出
据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乡村老年人口高达12136万人,其中89%的老年人表示乡村“暮年生活”的唯一娱乐方式为“看电视”,生活乏之无味,日之无娱,提高乡村老年群体生活质量,丰富乡村老年群体娱乐是提升农村老年群体精神文化素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为此,本研究重点以安顺市1县9镇乡村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乡村老年人生活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路径及对策,希望研究成果能更好地为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相关参考与借鉴。
二、乡村老年人生活现状调查分析
(一)心理健康方面
调查显示,对于乡村中老年群体来说,至少有超过一半以上的老人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焦虑的心态。调查显示,受调查对象中,有一定程度压力的占49%,有一定程度孤独感的占32%,精神上处于闷闷不乐的占19%。此外,在调研中,有的老人说:觉得中老年生活很枯燥,也没有什么人陪在身边,有时候觉得想说话都没有人说,常常会觉得人生没什么意义,特别孤独。由此可见,没有年轻人陪伴的中老年群体心理较为孤单和落寞。
(二)身体健康方面
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觉得自己身体十分健康的占5%,觉得自己身体健康的占10%,觉得自己身体一般的占15%,30%的老人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欠佳,而剩下40%的老人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较差。此外在访谈中,有位老人说道:我身体不是很好,有高血压需要每天吃药,而且早上吃一颗,晚上吃一颗,觉得累一点就会头晕,又很害怕会突然晕倒了,没人照顾,所以觉得很无助。由上不难发现,目前乡村中老年群体身体健康状况呈现不佳的状况。
(三)生活照料方面
调查显示,乡村中老年群体85%左右的老人有子女,15%的老人没有子女,或者子女已经离世。对于有孩子的中老年群体,52%的老人希望或者是期待和儿女一起生活,20%的不希望和子女住在一起,28%的觉得无所谓。由此不难发现,目前有子女的中老年群体,一半以上希望子女陪在自己的身边。
关于对现在的生活是否满意,调查显示,3%的中老年群体觉得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满意,5%的中老年群体,觉得对现在的生活比较满意。10%的中老年群体认为现在的中老年生活一般。30%的老年人群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58%的中老年群体对现在的生活非常不满意。由此不难发现,生活照料方面,由于缺乏人文关怀,使得中老年群体对目前的生活不是很满意。
(四)文化水平方面
调查显示,目前乡村中老年群体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在调查的对象中,70%以上的中老年群体没有读过书,20%左右的中老年群体上过小学,只有10%左右的中老年群体上过初中。关于平时的娱乐方式调研,由于受到文化水平不高的限制,目前,乡村中老年群体的娱乐方式,主要以聊天,看电视,玩手机为主,其中占比最大的是聊天占41%,看电视占30%,玩手机占20%,剩余9%的,有的通过打麻将,有的会锻炼一下身体。由此不难发现,由于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目前乡村中老年群体的文化形式较为单一,不利于丰富中老年群体的晚年生活。
三、存在问题分析
(一)精神慰藉不足、孤独感强
调查显示,目前许多老年人由于没有子女陪伴在身边,因此在精神慰藉方面存在不足。例如在访谈一位老年人时,他表示:我每一年最害怕过年也最期待过年,过年的时候孩子们都会回来陪在我身边,我觉得每天欢声笑语,很开心很快乐,但是过完年以后他们又都全部会离开家乡,我一个人在家也没有什么文化,所以常常无事可干,孤独的感觉,也会变得更加强烈。
(二)身体状况不佳,无助感强
老年人群是45岁以上的中年人和老年人的总称,在这个年龄阶段往往会由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基础性疾病,造成老年人身体状况不佳,例如手脚不方便,四肢不协调等,同时也正因为乡村老年人群的行动能力和肢体灵活性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衰退,因此很多老年人会主动减少与外界世界的隔离接触。例如在访谈中一位老年人表示:因为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有时候天气一变就会产生不适,这时即便是其他老年人约自己出去散步,自己也害怕,会影响到别人的步伐,所以不敢参加活动,场次遗忘,由于身体状况不佳带来的无助感便油然而生。
(三)生活照料人文关怀缺失,幸福感低
调查显示,受访谈的参与者,45~50岁以上的占41%,50~60岁的占38%,60岁以上的占21%,由此可见,被调查的乡村中老年群体中,年龄较大的占总人数的59%,此外,通过访谈发现,一位老人因为突发脑梗,但身边没有任何亲戚朋友,因此没有得到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急救,从而导致半身瘫痪,且失去自理能力。由此可见,生活照料人文关怀的缺失也会让中老年群体的幸福感降低。
(四)文化水平不高,娱乐方式单一
调查显示,目前乡村中老年群体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娱乐方式也比较单一,如在访谈中,有老人表示:我们一般都是在路边的商店或者是村子里面和一些老年群体,坐着聊聊天或者是一个人在家看看电视,有时候看到别人在跳广场舞,自己又不会,所以不好意思在人群中去跳,孩子也不在家,有时候手机想看一下,也没啥可玩的。由此不难发现,目前中老年群体文化水平不高,娱乐方式单一问题较为明显。
四、优化乡村老年人群生活的路径及对策
(一)心理健康方面
村委联合社会公益组织等相关部门,一是丰富乡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定期举行利于乡村中老年心理调节的主题演出或者展览,加强乡村中老年文化建设。二是在已实现的村医1村一配基础上配备专业心理医生。并成立乡镇心理咨询中心,帮助乡村中老年调节心理,提供“暖心疗愈 心理治愈”等心理服务。
(二)身体健康方面
由当地村委会牵头,完善乡村强身健体基础设施设备,搭建乡村中老年活动固定场所。同时有效利用本省、本市高校人才力量,开设体育、艺术培训课程。如广场舞、太极拳、乒乓球、羽毛球等,全面提高乡村老年人群身体健康状况。
(三)生活照料方面
政府出台相关指导性政策文件,实行单位部门联动,最大限度的将乡村老年人群中重点人数——“空巢老人”的子女工作相应调动至本省、本市、本县、本镇乃至本村。根源性解决乡村空巢老年人群情感缺失、无人照料的问题。
(四)文化水平方面
以各村委会为核心力量,以大学生高质量人才为师资来源,结合各高校支教、大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等,整合资源开设乡村中老年学校,提高中老年综合文化水平,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重点推进文化振兴,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王震.乡村老年人数字化生活适应与支持对策研究[D].江南大学,2022.
[2]杨旋.农村纯老家庭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22.
[3]白文博.农村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精神赡养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