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市农药减量技术应用及成效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农药减量技术;祁阳市;病虫害
正文
0 引言
耕地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农药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作物的增产、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农药不合理使用,导致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增加,病虫害抗药性增强。因此,研发和利用农药减量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面实施农药减量技术,是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粮食增产,实现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对于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通过调查监测、防治技术研究、创新机制和政策扶持、宣传、教育与培训等措施,可以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进行有效的防治,保证作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1 农药减量技术应用的价值
1.1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科学的农药减量不仅可以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的污染,而且还可以对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品质与安全,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农药过度施用会引起食物中农药残留的增加,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减少农药使用,可以有效地减少食物中的残留,保证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
1.2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农药是我国农业及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农药的大量施用,导致农田土壤、水体及大气中的农药残留,对农田水体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过量施用杀虫剂会造成土壤、大气、水源等环境问题,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降低农药使用量,可以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科学地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其对环境的危害,对于保障我国的生态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土壤的生态系统,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2]。
1.3 减少农作物药害及抗药性发生
农药的不合理施用,尤其是过量施用,极易对作物造成伤害,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不合理地施用除草剂,造成了对作物的伤害。同时,由于杀虫剂的不合理使用和过量施用,导致了害虫和杂草的抗药性。科学地减少农药用量,可以有效地防止作物产生药害,延迟抗性的产生。此外,科学减量施药,既能保障农业生产,又能降低农药用量,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2 祁阳市农药减量技术应用现状
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就“推动农业投入品减量利用”这一条中,首先提到要推动化肥“减施增效”,并提出要探讨主要农作物氮肥用量指标,明确到2030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玉米、小麦、水稻)化肥利用率要达到43%以上。第二个方面,促进农药减量增效,推广一批经济实用、操作简单、农民可接受的绿色防控和农药减量增效新技术,将生物防治、理化诱控、高效低毒农药等绿色防控手段纳入统防统治服务范围,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60%,三大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50%以上。
祁阳市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大市,但由于气候变暖、作物结构调整等原因,近年来,我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呈上升趋势。由于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使害虫对杀虫剂产生了更高的抗性,给农产品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针对这一现状,祁阳市在“减量增效”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祁阳市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两百八十万亩,主要以一家一户的形式存在。90年以来,祁阳市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从312万亩次扩大到了2022年的680万亩次,增加近50%以上,每年实际病虫损失折合人民币在1500万元以上。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留守的青壮年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不高,对病虫害的防治认识不足,导致用药不合理。不但引起了害虫的抗性提高,而且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3]。
3 祁阳市农药减量技术应用成效分析
3.1 药剂选用、使用不当,乱施、滥用严重
祁阳市自2018年起,通过加大乡镇、市两级病虫害监测力度,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病虫害监测网络。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传播方式,及时、准确地进行病虫害预测。祁阳市严格按照《农药管理条例》的要求,对生产、销售假劣农药进行了严厉的查处,有效地净化了我国的农药市场,维护了广大农户的合法权益。根据祁阳市2020年普查结果,多数农民使用农药时没有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药物。对100户农民进行了随机抽样,发现有58%的农民任意提高了杀虫剂的浓度,20%的农民长期使用了一种杀虫剂,25%的农民不懂得合理的混合和交替施用,还有17%的农民仍然使用高毒农药。
3.2 施药方法不科学,农药浪费严重
祁阳市通过推广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及绿色防控措施,已连续5年无人畜中毒事件发生,无农药包装废物造成的污染,使农村非点源污染得到了很大的缓解,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2018-2022年,祁阳市在白水镇和七里桥镇创建了100多万亩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在此基础上,通过推广抗虫品种和性引诱剂诱杀等措施,使农药的使用量下降15%,虫害的损失率下降到3%。目前,我国农民普遍使用的是手持手提式喷雾机,致使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很低,造成了大量的药剂流失到土壤、水体和大气中。已有的研究表明,在施用过程中,有40%-60%的药剂是从土壤中喷出的,而5%-30%是分散在大气中的,造成了大量的农药浪费[4]。
3.3 农药使用量大
祁阳市通过对农户进行科学、安全用药的宣传,促进了农户科学选药、准确用药,延迟抗药性,达到减药增效的目的。在祁阳市,2018-2022年,完成了“自动喷杆、无人驾驶”、“无人驾驶”等技术的全面推广,大大提高了植保设备的技术水平。祁阳市组建20个专业防治机构,购买200架植保无人机,完成248万亩的专业化防治,使控制效果明显改善。祁阳市在2017年的水稻种植面积中,农药用量平均为11.54公斤/亩,施药总量1500多吨。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以及对病虫害的抵抗力的增强,我国的杀虫剂使用量也在逐年增多,但防治效果却呈逐年降低的趋势。
4 祁阳市农药减量技术应用优化策略
4.1 建立现代化病虫监测网络
祁阳市要选用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传感器及监测设备,例如虫害远程监测装置、害虫测报灯等。该系统采用物联网技术,将多个终端设备组成一张网络,以达到实时的信息传递与共享。在此基础上,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对病虫害种类的识别,预测其发生趋势,提出科学防控措施。祁阳市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作物种类以及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在不同的地区进行合理的布设,以保证监测网的覆盖面。选用稳定耐用的产品,以保证其在严酷的气候条件下长期稳定运行。同时,要定期做好设备的维修与维修工作,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祁阳市要构建数据采集、存储系统,实现对各监控设备传送来的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存储;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采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方法,建立预报模型,实现对农作物病虫害的早期预警,为农户提供适时防控措施。
4.2 推广病虫绿色防控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的绿色防治,就是通过生态调控、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诱控、科学用药等手段,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可接受的范围内,确保农产品品质安全。推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落实绿色植保思想,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举措。因此,祁阳市利用遗传改良技术,培育抗病新品种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不使用杀虫剂的情况下,小麦的抗病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通过天敌(如昆虫)与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来实现对害虫的生防。利用捕食性昆虫防治盗叶螨等有害生物,利用枯草芽胞杆菌等微生物进行植物病害的防治。该工艺是环保的,对人类及生态系统无害。
利用诱虫剂,黄板灯,诱虫灯,诱虫物,诱杀,重点消灭。该工艺不使用杀虫剂,降低了环境污染。祁阳市要合理施用肥料,培肥地力,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提高了植物的多样性,建立了生态平衡,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率。通过对天敌生境的保护,有利于对有害生物的天然防治。通过建立病虫测报系统,掌握病虫草害的发展态势及危害等级。利用预警系统,预测、防治可能发生的病虫害。采用生物、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农作物的绿色防治。采用光电传感装置,实现农田病虫害的监控与治理,自然抑制剂如微生物防治[5]。
4.3 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
通过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祁阳市可以使农药的使用得到很好的贯彻,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选用低毒、高效、环境友好的农药品种。该技术能有效降低农药残留,保证农产品品质安全,满足人们对健康绿色农产品的要求。而农户在进行自我防治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对农药的认识不够全面,没有规范的意识,导致了过度使用农药或使用了高毒农药。同时,实行专业化的统防统治,也可以减少防治费用。通过大型集中采购,使专业防治队伍可以购买到物美价廉的杀虫剂及控制设备,从而减少了采购费用。同时,由于控制效率的提高,控制效果的提高,使害虫的损失大大降低,因此,控制费用也大大降低。对农户而言,单独购置农药及机械费用昂贵,且因控制效果差,需进行二次控制,增加费用。
在科学的基础上,祁阳市要结合生产实际,遵循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才能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在此基础上,采用物理、生物、化学等多种防治手段,采取多种防治手段,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手段,才能提高防治的总体效益。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必须是可持续的,也就是要做到长效,不给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过分的不利影响。以经济利益为导向,以减轻病虫害危害、节省费用、增加农户收入为目标的农业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措施。
4.4 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祁阳市农业主管部门每年确定并发布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推荐目录,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户可以根据推荐目录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同时,市、县两级政府还对“推荐目录”农药实行财政补助,以减轻农户购置费用。农药的分发由农业部负责,以保证农民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补助的杀虫剂。对农户进行安全用药、科学用药进行专题培训。通过对农户的培训,使农户了解了如何正确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及应注意的事项。
祁阳市要构建全程可追溯系统,对农药残留问题进行有效治理。对农药施用的全过程进行记录与追踪,能够有效地监控农药的施用,提高农药的品质与安全。建立农药生产、流通和使用信息管理体系,对农药的基本信息及使用状况进行了记录。采用标识代码等手段,实现了对农药源头的管理,并能迅速地发现、定位有问题的农药。同时,还应加强与国家质检部门的协作,使农产品中的农残溯源工作更加准确。
4.5 提高农民农药减量意识
祁阳市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对减少农药使用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取得了社会上的关注与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配合与参与,为整个社会创造一个推动“农药减量化”的良好环境。加强对农药安全用药的宣传和宣传,促进科学用药,推动合理用药。继续开展科学、安全用药的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介,加大对农药使用的认识。
祁阳市要加大对科技的引导力度,为有效地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祁阳市要组织了一些专家下乡,对基层进行现场指导、技术培训,以帮助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到位率,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探索建立“安全用药导师制”。在优势果菜茶产区和粮食主产区,进行“安全用药指导员”的试点工作,引导农户科学选择药物、准确施药和安全用药,严格把握农药安全间隔时间,减少农药残留污染的风险,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结语
总之,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而且还造成了大量的农产品残留,对人体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危害。祁阳市通过实施农药减量技术,显著减少了农药使用量,提高了农药利用率和病虫害防治效果,取得了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未来,祁阳市应继续推广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技术,进一步提升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班丽弯. 农药减量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J]. 农村科学实验, 2025, (04): 75-77.
[2]覃霁. 广西水稻增密增穗化肥与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模式研究 [J]. 种子科技, 2025, 43 (03): 110-112+173.
[3]蒲元慧. 合作社促进农药减量化的行动 [J]. 村委主任, 2025, (02): 122-124.
[4]郑晓东,白育铭,刘艳俊,等. 山西省实施化学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实践与思考 [J]. 中国植保导刊, 2025, 45 (01): 104-106.
[5]杨晓东,杨瑞娇,张晓滢. 寻甸县农药减量主要措施及成效 [J]. 云南农业科技, 2024, (S1): 132-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