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铁运营管理的突发事故防范与解决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地铁;运营管理;突发事故;措施
正文
引言: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壮大,轨道交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地铁作为轨道交通的主要形式,在发达地区已经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参与者,为人们的出行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地铁在运营过程中,首要的问题就是保障地铁运行的安全,由于地铁主要行经路段大部分在地下,因此,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性是地铁运营的基本保障,而对于突出事故的防范与解决不仅是地铁运行安全的保障,同时也是城市处理突发问题能力的一个体现,故而提高地铁运营管理水平是具有深远现实意义的。
一、地铁运营中突发事故的主要特点
(一)事故后果的严重性
由于地铁是处于地下运行,而且行驶速度很快,车厢处于半封闭状态,车厢外照明条件不好,因此,一旦发生运营事故,就会给救援造成极大的阻碍,导致救援人员不能及时达到,引起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故而地铁运营的安全性是首要的,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可想象。
(二)行车安全对管理的依赖性
轨道交通不同于传统的地面交通,司机能够依据路面情况,随时对行车作出调整。地铁由于是在地下行驶,情况较地面复杂得多,一方面要依靠地铁司机的行车经验和判断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依赖地面的管理,地铁运行是一个庞大冗杂的人机动态系统,只有地上管理与地下运行达到协调统一,才能保证地铁运行的安全。因此,地铁的运行安全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依靠调度管理的有效性。
(三)运营系统的动态性
运营系统的动态性是城市轨道交通的显著特点之一,地铁的整个运营系统是依靠各种设备的正常运作而实现的,而设备也是具有一定的寿命和使用年限,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营是保证地铁安全运行的基础,尤其是各种电子系统的正常运行,各项运营设备的动态性引起系统运营的动态性特征是尤为显著的。
二、地铁突发事故的主要原因
(一)工作人员或乘客不安全行为导致
导致城市地铁突发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很多方面,首先在于人为的一些方面,地铁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是导致地铁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首先,在于地面安检人员的粗心大意,安检是保证地铁安全的基础,乘客所携带的行李物品要保证没有违禁品,一些安检人员的工作不负责任行为导致乘客会将违禁品带入车厢,对地铁运行造成潜在的危险。其次,地铁操作人员的操作失当或者超速行驶也会给地铁带来运行的风险。
(二)地铁运营管理不完善
地铁安全的运行需要地铁管理人员的认真负责,管理的不完善也会对地铁运行造成潜在的威胁。虽然随着管理的科学化,城市轨道交通应对突发情况能力在不断增强,但仍然存在管理不完善的情况,地铁检修不完善、通讯信号故障、列车失火、电力故障等问题还是时有发生,对地铁的运行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导致突发事故的产生。例如2011年上海地铁的事故,由于调度人员工作管理的不细化、不完善,导致地铁出现事故,造成人员受伤的情况,因此,不断完善地铁管理制度是杜绝地铁运行事故的根本途径。
(三)自然灾害导致
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会导致地铁突发事故,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杜绝的,只有不断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才能保证城市交通的安全。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雨水灾害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会导致地铁运行出现突发事故。最常见的就是雨水灾害,我国一些地区的地势本身就较为低洼,地铁又是处于地下运行,大量的强降水必然会导致城市道路雨水倒灌,对地铁运行造成影响。
三、地铁运营管理突发事故解决策略
(一)强化安全教育,规避不安全行为
地铁运营过程中的突发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只能通过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人们在处理突发事故时的能力,规避不安全行为,提高人们的自保能力。首先,加强地铁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应对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要求无论是地铁安检人员还是操作人员,都要严格按照制度流程进行认真操作,避免乘客将违禁品带上列车,列车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按速行驶,杜绝不安全行为,提高责任意识,保障乘客安全;其次,乘客也要严格按照地铁要求不携带违禁品,安全乘车,一旦发生突发事故,要沉着冷静,按照工作人员指示有序逃生,加强乘客的自救逃生知识教育,时刻铭记安全第一,规避危险行为的发生。
(二)健全地铁管理制度,建立常态化突发事故处理中心
地铁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的,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健全地铁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地铁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提高人们对于地铁的信任感;其次,构建监督制度,要对地铁工作人员的工作随时抽检和监督,保证地铁工作人员的随时在岗,确保地铁的安全运行;再次,要按照制度对地铁进行及时的检修与保养,确保地铁列车本身设备的安全;最后,建立常态化突发事故处理中心,随时保持突发事故的处理状态,一旦发生突发事故,能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故造成的影响最小,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人们对于地铁管理的信任度。
(三)做好基础设备保护工作,提高地铁运行安全性
地铁的安全运行需要地铁工作人员、调度人员以及基础设备建设人员共同配合。地铁的基础设备是地铁顺畅通行的基础和保障,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将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首先,地铁铁轨要做好防盗工作,由于地铁操作人员在车厢内,无法观察到铁轨情况,因此,就要基础设备保障人员及时对铁轨进行检修和维护。由于近年来一些违法人员胆大妄为,觊觎城市铁轨,出现了偷盗铁轨的情况,一旦铁轨被盗,整个列车就会出现脱轨情况,造成车内人员的伤亡,极大地威胁乘客的安全;其次,要及时对列车进行检修和维护,列车每天的运行承载量巨大,而且地铁列车是制作极为精密复杂的一种交通工具,一个螺栓的松紧就会影响整列车的安全运行,同时,面对突发事故,检修人员要第一时间达到现场,对列车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理,确保将事故影响降到最低。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地铁成为人们日常的交通工具,地铁具有高性价比、快速的特点,能够为人们出行提供极大的便利。地铁作为发达城市主要交通工具,承载量巨大,其安全性备受关注,按照正常地铁管理运营来讲,地铁的安全性可以说是公共交通工具中最高的,但近年来由于受到突发事故的影响,地铁的安全性备受争议。因此,不断提高地铁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提升地铁运行管理的安全性,是城市公共交通管理者所要亟待解决的,地铁安全性的提高不仅为城市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更成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要素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卢文刚,叶丽娅.非传统安全视角下的城市人为事故及灾难应急响应——以香港“2·10”地铁纵火事件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2017,26(5):49-55.
[2]文晴,王瑶.南宁城市地铁运营风险识别与防范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7,15(2):2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