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思考
摘要
关键词
农业经济管理 解决对策
正文
目前,大部分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但也存在集体经济总量和增幅较小、发展后继乏力、村居之间发展不平衡、运转经费不足等问题。
1.提高农村经济管理者的素质
农村经济的管理者大多文化知识水平较低,因此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让管理者加强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政府应该加强培训力度,建立培训机构,使更多农村经济管理者得到更好的教育。
2.完善相关法律,推动法治化建设进程
在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中,相关部门应积极推动法律、法规建设,明确农村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有法可依,并推动普法宣传,提高农民对集体经济管理的认可与理解,根据法律法规参与监督与管理。注重相关法律的执行与落实,在农村经济改革过程中,合理控制集体经济所有权的调整,推动集体管理制度的落实和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规范化与法制化进程。加强法律监督,健全經济管理监督机制,依法控制农村资源开发、资本利用与资金流动,提高法制化建设水平。
3.加快新农村建设
我国当前的首要战略任务之一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快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发展农村经济,向现代化进程努力,建立新型管理机制,建立统一的营销方法与营销管理手段,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相结合,互相促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4.加强“三资”管理,提高经济管理效率
在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过程中,健全管理制度,推动资源、资产、资金进入制度化轨道。首先,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理顺“三资”财务管理程序,摸底农村集体经济类型、规模,了解农村集体经济“家底”,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其次,推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的廉政教育、党性教育,稳固思想根基,从根本上断绝腐败,提高“三资”利用效率。最后,健全决策管理制度,对资源的开发、资产的使用、资金的利用等进行公开化管理,引导农民参与其中,提高农村“三资”的开发与利用效率。
5.解放思想,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5.1统一思想,改变观念。认识跟不上、观念不改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就很难落到实处。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引导村干部克服“不能发展、不必发展、无法发展”的消极悲观情绪和观念,去认识什么是发展,去思考本村怎样发展,引领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5.2打造典型,示范帶动。在区、镇街层面,要因地制宜,重点打造一批集体经济发展的示范村,特别是要总结推广一批创意新、措施实、变化大的薄弱村转化经验,培养树立一批适用不同类型、不同情况的发展及管理模式。利用各类媒体、会议表彰、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和场合,扩大这些典型例证的宣传推介,就能使村干部学有样子、做有法子,立足本村实际,找准集体经济的项目源和增长点,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5.3激发热情,增强合力。调研发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庄,群众普遍对本村集体经济发展表现出较多的关注、较高的热情、较大的支持,原因之一就是在集体经济发展中他们得到了实惠。因此,应引导各村不断提高群众的保障性收入、生产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只有让各村里的群众能够及时充分享有发展成果,才能激发群众的发展积极性,营造集体经济的发展氛围。
6.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实现透明化管理
在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中,相关部门应多管齐下,推动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第一,实现集中代理记账,整合集体经济的财务会计账目、收支、资料档案等核算业务,并与第三方开展合作,实现业务外包,避免自主记账中出现“监守自盗”等管理漏洞。第二,由点到面,逐步推动信息公开。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信息公开并不是简单公示,需要逐步推进与探索。相关负责人应积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情况,逐步拓宽信息公开项目。第三,注重提升农民的参与意识,提高农村接受信息和理解信息,进而参与集体经济管理的能力。
7.加大对农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
会计是农村财务管理的主要工作,因此,对于农村基层领导人员来讲,需要加大对农村会计工作的关注度,政府部门为经济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定期对农村财务人员实施培训工作,为其指导一定的知识点和法规,以此提升财务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使其积极参与到农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去。
8.增强竞争意识
在市场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要想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就应当延伸市场份额,引进新型的基础,根据周围市场竞争环境来找寻相同产品竞争的优势和劣势,以此制定相应的发展方案,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再者,正确了解到新时期发展背景下农业市场的发展情况,严格遵循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把竞争目标转换成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推动力,采取合理的方式探究相同产品的优缺点,对性能良好、优势极高的产品进行加工,确保产品和市场需求相一致。
9.引入企业管理,完善激励机制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在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中引入企业制度已经成为农村经济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利用企业制度引入多元化市场资源,推动农村经济建设,激活农村集体经济活力,完善农村经济发展结构。同时,要完善管理人员的激励措施,利用薪酬激励方式,调动相关人员参与集体经济管理的积极性,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开发与运行。
10.优化管理人才队伍,实现专业管理
在加强农民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中,相关部门应积极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即不仅要掌握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知识,还应掌握农村的社会运行规律,具备相关法律知识和现代信息化管理素养,以应对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中的种种问题。稳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高素质管理人才的福利待遇,增加对管理人才的吸引力,免除其后顾之忧。同时,要加强对农村管理者的教育培养,将农村工作经验与经济管理工作结合,建立稳定的管理人才队伍,保证集体经济稳步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