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基层家畜家禽动物防疫疫苗的安全储存与规范管理

期刊: 中国村庄 DOI: PDF下载

白玛其美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俄久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 西藏自治区 那曲市 853200

摘要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基层家畜家禽动物防疫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在基层家畜家禽动物防疫过程中,为了提高动物防疫的安全性,加强对疫苗的安全储存与规范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从基层家畜家禽动物防疫疫苗的安全储存与规范管理的重要性出发,首先分析了影响疫苗安全储存与规范管理的主要因素,然后对疫苗储存与规范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加强基层家畜家禽动物防疫疫苗安全储存与规范管理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提高基层家畜家禽动物防疫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家畜家禽动物;防疫疫苗;安全储存;规范管理

正文


引言

随着我国动物防疫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层畜牧兽医部门把疫苗储存、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疫苗储存和管理制度。笔者对当前我国基层家畜家禽动物防疫疫苗的安全储存与规范管理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目前在疫苗储存、管理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疫苗储存场所的条件不符合要求、疫苗的质量不符合要求、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以及监督力度不足等方面。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基层家畜家禽动物防疫疫苗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我国基层家畜家禽动物防疫疫苗安全储存与规范管理提供参考。

一、用于基层家畜家禽动物防疫疫苗进行安全储存和规范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基层家畜家禽动物防疫疫苗的安全储存与规范管理是对疫苗质量的保障,更是对广大养殖户生产利益的保护。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学习先进的防疫技术和知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为动物防疫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基层家畜家禽动物防疫疫苗的安全储存与规范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必须要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疫苗必须要在符合相关要求的场所进行储存,并按照规定进行保存和使用,确保疫苗在存储期间不会发生变质或被污染等问题,保证疫苗质量。在进行疫苗储存时,需要按照相关要求来进行,确保疫苗接种过程中不会出现差错;在使用疫苗时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防止出现过敏反应等问题。在基层家畜家禽动物防疫疫苗的安全储存与规范管理中要严格把控各个环节,保证疫苗安全使用和使用效果。

二、当前我国基层家畜家禽动物防疫疫苗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基层家畜家禽动物防疫疫苗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部分基层家畜家禽动物防疫疫苗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不够规范,有的企业未取得《兽药生产许可证》,有的企业虽取得了《兽药生产许可证》,但其生产的疫苗品种多、质量差、包装破损等现象比较严重;其次,有些基层家畜家禽动物防疫疫苗的储存和使用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储存设施不完善、储存时间过长、存放环境不够清洁卫生等;再次,基层家畜家禽动物防疫疫苗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疫苗使用剂量不足或过量、免疫注射部位不准确、免疫注射后没有及时观察等;最后,基层家畜家禽动物防疫疫苗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疫苗管理制度不健全、疫苗的使用记录不完善、没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档案等。

三、影响疫苗安全储存与规范管理的主要因素

基层家畜家禽动物防疫工作主要是对家畜家禽进行免疫接种,在免疫接种过程中,疫苗的安全储存与规范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基层家畜家禽动物防疫疫苗的储存和规范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在储存过程中,未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存储;二是在接种疫苗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操作;三是在使用疫苗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储存;四是在使用疫苗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接种。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对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基层家畜家禽动物防疫工作质量和效率,必须要加强对疫苗安全储存与规范管理。

1疫苗的储存方式疫苗的储存方式对疫苗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要做好疫苗储存方式的管理工作。

一般来说,疫苗应该放置在4℃~8℃的环境下储存,但是由于一些地方的气候条件相对比较恶劣,导致疫苗很难被保存,所以这就需要选择更加合理的储存方式。如果疫苗放置在常温下,那么极有可能会导致疫苗失效,进而影响到防疫效果。所以,为了保证疫苗的质量,必须要选择低温、无菌、干燥、避光且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保存。此外,在保存过程中,还要定期对疫苗进行检查和清理工作。如果发现疫苗出现了变色、起泡等现象时,一定要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和更换。如果发现出现了严重的变质现象时,一定要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进行销毁。

2疫苗的接种方法和接种剂量在基层家畜家禽动物防疫工作中,疫苗的接种方法和接种剂量直接影响着动物免疫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必须要严格按照疫苗的接种方法和接种剂量进行接种。在基层家畜家禽动物防疫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疫苗接种方法不当或者接种剂量不足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在注射疫苗时,未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注射;二是在注射疫苗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进行注射;三是在注射疫苗时,没有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操作。因此,必须要加强对疫苗的安全储存与规范管理,提高基层家畜家禽动物防疫工作质量和效果,降低免疫工作成本和风险。因此,必须要对基层家畜家禽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解决对策。

四、疫苗储存与规范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疫苗是家畜家禽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也是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开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加强对疫苗的安全储存与规范管理。首先,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疫苗进行分类管理。由于不同类型的疫苗其特性不同,所以在储存和管理时也会存在一定差异。例如,从储存条件上看,灭活疫苗和活疫苗在储存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方面的差异,灭活疫苗必须在0~5℃环境下进行储存;而活疫苗则可以在5~25℃环境下进行储存。此外,为了确保疫苗质量的稳定,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将不同类型的疫苗分开存储。其次,必须做好存储环境的控制和管理工作。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免疫人员在使用疫苗前需要对其进行合理消毒处理。同时,对疫苗进行接种过程中也要做好相应的消毒处理工作。例如,对于经过稀释后的抗原和抗体溶液,其可以直接使用酒精或者是次氯酸钠溶液等进行喷洒消毒处理。最后,必须做好疫苗的运输和存放工作。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运输;在存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存放。例如对于灭活疫苗来说,其要放置在阴凉、通风、干燥的环境下储存;而对于活疫苗来说则要放置在低温环境下进行保存。

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免疫人员在接种前需要对其进行仔细检查;接种后还需要做好相应记录工作。例如对接种数量、时间、免疫方式等方面进行详细记录;对动物个体情况和免疫效果也要详细记录;同时还需要对接种情况进行跟踪管理等。

五、疫苗在储存与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疫苗在储存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储存,按照“一日一次”的原则进行疫苗使用,确保疫苗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使用,避免疫苗因储存不当而影响其使用效果。

2.对于一些必须要在高温条件下存储的疫苗,需要在具体储存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将温度控制在8~40℃之间,避免疫苗因存储不当而受到污染。

3.对于一些不适宜保存的疫苗需要在具体储存过程中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保存,确保其能够保证质量,避免因保存不当而影响其使用效果。

六、疫苗在运输、保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疫苗在运输、保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第一,疫苗在运输、保存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疫苗的品质发生变化;第二,运输、保存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当,可能会对疫苗的效价产生影响;第三,运输、保存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冷链运输,如果冷链设备不完善或者保存条件不达标,可能会导致疫苗的效价降低;第四,运输、保存过程中频繁接触到外界环境,也会对疫苗的效价产生影响。

结束语

疫苗是现代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科学管理,不仅能够有效防止疫情的发生和蔓延,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疫苗接种效果,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畜牧业生产。通过制定储存和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档案、加强动物防疫工作人员培训等方法,使基层家畜家禽动物防疫疫苗的储存和使用得到有效规范。只有加强疫苗储存和使用管理,才能更好地发挥疫苗接种作用,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从而为畜牧业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睿,王巍.如何做好基层动物防疫中疫苗的管理与使用[J].今日畜牧兽医,2023,39(05):81-83.

[2]吴少锋.做好基层动物防疫疫苗管理的探讨[J].兽医导刊,2021(03):102.

[3]张敏.浅谈基层动物防疫疫苗管理[J].农家参谋,2020(11):117.

[4]农洁田.基层动物防疫疫苗管理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18):39-4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