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叶城县地质灾害孕灾地质条件分区

期刊: 中国村庄 DOI: PDF下载

陈新晓

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三水文工程地质大队 新疆喀什市 844000

摘要

新疆叶城县地处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控制影响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的环境因素较多,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均对地质灾害的发育、发生起着一定作用,根据各种影响因素将叶城县划分为六个孕灾地质条件区,侵蚀剥蚀高山区孕灾地质条件区(Ⅰ)、侵蚀剥蚀中山区孕灾地质条件区(Ⅱ)、剥蚀低山丘陵区孕灾地质条件区(Ⅲ)、山前洪积砾质倾斜平原孕灾地质条件区(Ⅳ)、冲积细土平原区孕灾地质条件区(Ⅴ)和风积沙漠区孕灾地质条件区(Ⅵ)。


关键词

正文

一、分区评价

1、侵蚀剥蚀高山区孕灾地质条件区

分布于县域最南部山区的库兰阿古河谷-穷不勒吕克达坂-塞力克麻扎达坂-柯克阿特达坂一带,总面积13535km2,占全区总面积的47.4%。该区属昆仑山强抬升隆起褶皱,岩性主要为花岗岩;下元古界的灰绿,绿色绢云母、绢云母石英片岩、绿泥石片岩、千枚岩;奥陶系的砂岩、页岩、灰岩等;奥陶-志留系(O-S)的变质砂岩、千枚岩、片岩、夹灰岩,大理岩;二叠系的粉砂岩、灰岩、生物碎屑灰岩、页岩、凝灰岩;侏罗系的砂岩、灰岩、页岩、炭质页岩、煤线及薄层泥质灰岩;白垩系的红色泥质砂岩与黄灰色生物灰岩、灰质砂岩互层。

该区地貌以侵蚀剥蚀高山为主,相对切割深度大于1000m,地形临空条件较好,有利于地质灾害发育,但岩石强度较高,破坏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发生土质滑坡的机率较大,而岩质滑坡相对较少,此外因软硬岩层互层出露,由于岩体差异风化和强烈卸荷而形成的崩塌也较发育。侵蚀剥蚀作用形成众多的沟谷,为泥石流发育提供有利条件该区泥石流发育频繁。

区内地势起伏度整体大于100m,地貌类型高山为主,部分为河谷。共计发育地质灾害127处,其中崩塌56处、滑坡8处、泥石流63处,地质灾害密度0.0094/Km2是全县地质灾害发育密度较大的区域。

2、侵蚀剥蚀中山区孕灾地质条件区

分布于县域南部山区中部的棋盘河谷上游-提孜那甫河谷上游-乌夏巴什河谷上游-西合休河谷一带,总面积4478km2,占全区总面积的15.7%。该区属昆仑山北麓抬升隆起褶皱,岩性主要为花岗岩;元古界的细碧岩、石英斑岩、流纹岩、绿泥石片岩、白云岩;石炭系的页岩、砂岩、灰岩、中基性火山岩等。二叠系的粉砂岩、灰岩、灰质砂岩、页岩、凝灰岩;侏罗系的砂岩、灰岩、页岩、炭质页岩、煤线及薄层泥质灰岩;白垩系的红色泥质砂岩与黄灰色生物灰岩、灰质砂岩互层;部分山体表层覆盖较厚风积粉土层。

该区地貌以侵蚀剥蚀中山为主,区内峰谷相间,山体陡峻,沟谷交错,相对高差800-1000m。地形临空条件较好,有利于地质灾害发育,主要是花岗岩、灰岩、砂岩等坚硬岩类形成的高陡边坡,因风化、人工切坡、降雨等易形成崩塌,此外岩体差异风化和强烈卸荷而形成的崩塌也较发育。沿各大河谷两侧山坡侵蚀剥蚀作用形成众多的沟谷,为泥石流发育提供有利条件该区泥石流发育频繁。

区内地势起伏度整体大于200m就沟壑密度而言,该区沟壑密度最大,地貌类型中山为主,部分为河谷。共计发育地质灾害223处,其中崩塌79处、滑坡48处、泥石流96处,地质灾害密度0.0498/Km2是全县地质灾害发育密度最大的区域。

3、剥蚀低山丘陵区孕灾地质条件区

分布于县域南部山区北部的棋盘河谷中下游-提孜那甫河谷中下游-柯克亚河谷中下游-乌夏巴什河谷中下游一带,总面积5557km2,占全区总面积的19.5%。该区属昆仑山北麓抬升隆起带,岩性主要为南侧低山区的元古界的细碧岩、石英斑岩、流纹岩、片岩、千枚岩、白云岩;二叠系的理化粉砂岩、灰岩、灰质砂岩、凝灰岩;侏罗系的砂岩、灰岩、页岩、炭质页岩、煤线及薄层泥质灰岩,砂砾岩;新近系的泥岩、含砾砂岩、细砂岩、粉砂岩;部分山体表层覆盖较厚风积粉土层。分布于山前带河谷丘陵区各大河谷高阶地的第四系的冰碛层,岩性主要为漂石、卵石,分选差,泥砂石大小混杂,厚度变化大;山前带河谷多级阶地中下部地层第四系早期冲洪积层,岩性为灰黑色砾石层、砂砾石层,磨圆度较好,分选性差,钙泥质胶结,山前河谷带底部地层胶结程度较好,厚度数米至数十米。

该区地貌以剥蚀低山丘陵为主,山体平缓浑圆,受提孜那普河、棋盘河、柯克亚河、阿克其河等冲刷切割,沟谷发育,切割深度约200-300m,并在河道两侧形成1-6级基座或侵蚀堆积阶地,该地貌带局部受几大河流侵蚀切割,形成独特的低山丘陵河谷地貌。高阶地陡坎为河流早期侵蚀冲刷而成,边坡陡直,岩性为砂卵砾石和粉土,易形成崩塌、滑坡;高阶地上发育大量垂直于河谷的冲沟,形成大量垂直河谷的辫状泥石流沟群。

区内地势起伏度整体20-100m,共计发育地质灾害146处,其中崩塌44处、滑坡17处、泥石流83处,地质灾害密度0.0263/Km2是全县地质灾害发育密度次大的区域。

4、山前洪积砾质倾斜平原孕灾地质条件区

分布于县域中部的依力克其乡-萨依巴格乡-铁提乡-洛克乡一带,总面积891km2,占全区总面积的3.1%。该区属山前洪积砾质倾斜平原带,岩性主要为第四系洪积青灰色、灰黑色砂砾石。

该区地貌以山前洪积砾质倾斜平原为主,地形较平缓,整体由南向北倾斜,区内地势起伏度整体小于50m,地质灾害不发育。

5、冲积细土平原区孕灾地质条件区

分布于县域中北部的县城及周边一带,总面积1274km2,占全区总面积的4.5%。该区属冲积细土平原带,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粉质粘土、粉土、粉砂、砂砾石等。

该区地貌以冲积细土平原为主,地形平缓,地面标高1230-1450m,地形坡降小于5‰,整体由南向北缓倾,地势起伏度整体小于20m,区内农田密布,植被发育,居民点稠密,为叶城县的主要农垦区,地质灾害不发育。

6、风积沙漠区孕灾地质条件区

分布于县域最北部,总面积2825km2,占全区总面积的9.9%。该区属风积沙漠带,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风积粉土、粉砂等。

该区地貌以风积沙漠为主,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部分。海拔高度1199-1400m,地表多为垄状、蜂窝状、新月形固定、半固定沙丘,其间分布有风蚀洼地,横向沙丘垂直风向排列,宽数十米,比高3-20m左右,垄上生长有骆驼刺、红柳等植物。地质灾害不发育。

二、结论

叶城县划分为六个孕灾地质条件区:

1、侵蚀剥蚀高山区孕灾地质条件区,分布于县域最南部山区的库兰阿古河谷-穷不勒吕克达坂-塞力克麻扎达坂-柯克阿特达坂一带,总面积13535km2

2、侵蚀剥蚀中山区孕灾地质条件区,分布于县域南部山区中部的棋盘河谷上游-提孜那甫河谷上游-乌夏巴什河谷上游-西合休河谷一带,总面积4478km2

3、剥蚀低山丘陵区孕灾地质条件区,分布于县域南部山区北部的棋盘河谷中下游-提孜那甫河谷中下游-柯克亚河谷中下游-乌夏巴什河谷中下游一带,总面积5557km2

4、山前洪积砾质倾斜平原孕灾地质条件区,分布于县域中部的依力克其乡-萨依巴格乡-铁提乡-洛克乡一带,总面积891km2

5、冲积细土平原区孕灾地质条件区,分布于县域中北部的县城及周边一带,总面积1274km2

6、风积沙漠区孕灾地质条件区,分布于县域最北部,总面积2825km2

参考文献

1]陈新晓 付建波 冯志远等 新疆叶城县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报告  新疆华光地质勘察有限公司

1.作者简介

姓名:陈新晓 性别:男  民族:汉     出生日期:197615

籍贯:湖北省阳新县职务/职称:工程师   学历:大专   

研究方向:水工环地质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