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
摘要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高技术产业
正文
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依靠的是低成本的劳动成本优势,政府大规模的投资,以及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依靠传统地生产要素投入的生产模式是无法持久的。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提高创新对整个经济的贡献率。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主导世界竞争的主体,许多国家都依赖于高新技术产业获得自身的竞争力。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科技工业已逐渐成为国家的主导和支柱产业,要提高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就必须提高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
1.概念界定
1.1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念
作为一种制度,知识产权在西方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法国学者卡普佐夫将“知识产权”这个术语运用到他的著作中。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它也被视为市场经济的标准。目前,我国对知识产权的界定尚不明确,其立法上的定义为:人民享有对其发明或设计成果的所有权。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它是通过法规和法规来界定的。在我国,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可以划分为法律上的保障和法律上的修改。通过法律法规来保护人们对创造性成果的尊重。执法保护可以分为司法保障和行政保护两大类。从本论文的内容来看,知识产权的保护主要是对专利权的保护。
1.2技术创新的概念
在已有的文献中,多数学者将技术创新分为广义技术进步和狭义自主创新两大类。“创新”这个术语最初是由 Schumpeter (1934)的一本名为《经济发展理论》的著作,随后在《资本主义的非稳定性》一书中,它被界定为一个功能,即通过改变生产要素的组合,从而获取额外的利益。这些新的革新包括:新产品,新的组织方式,新的供应来源,新的市场和新的组织。相对狭义的技术创新,傅家骥(1998)是指企业通过自主研究取得的知识产权发明,并将其商品化以获取经济利益。所以,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的界定,认为技术创新不仅仅是指企业自身的研发投入,更是指通过组合生产要素与条件实现产品价值的过程。
2.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分析
2.1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2.1.1知识产权保护的激励效应
知识是一种高度共享的资源,利用它所获得的技术创新产品极易被模仿,如果没有知识产权的“围墙”,很可能会出现“搭便车”现象。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某些新产品,会迅速被仿效,并迅速流行起来,最初的创新者的利益会被分割,从而使他们的创新行为变得廉价,而不必费力地进行创新。但是,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下,创新主体的利益得以保障,使其无法持续地以低廉的价格进行仿冒,从而激发创新主体的动力,从而产生激励作用。
2.1.2规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作用
知识产权的保护,必须有严格的规制,有规范的模仿,有保护知识成果的,有法规规定的,有明确的创新与模仿的边界,有严格的法律法规,有严格的法律法规,有针对性地打击非法模仿的创新,有针对性地促进有创意的市场转化,取得竞争优势。所以,对知识产权进行法律法规的保护,旨在促进竞争,规范知识产权的使用,促进市场竞争,让技术创新者获得应有的报酬,形成一个创新一一研发的良性循环。
2.2技术外溢与知识产权保护下的技术创新
2.2.1FDI与知识产权保护下的技术创新
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最有效地保护知识成果的一项制度政策,它保证了 FDI所带来的先进技术、服务和管理的专有权,使其核心技术的外溢最小化,从而使 FDI通过以下途径实现技术创新:外资与东道国的企业在贸易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当外资进入后,各行业之间的交流将会直接推动当地的上游和下游企业向跨国公司学习技术,同时,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越高,技术的效用越高,就越容易被模仿,这也是为什么要鼓励技术创新。
2.2.2知识产权通过进口贸易的外溢作用
各国利用国际贸易把具有不同技术价值的货物进行贸易,而技术的扩散也会对国家的技术创新起到推动作用。知识产权保护的增加为技术转让建立了一道“制度围墙”,增强了技术转让国的信心,同时也为其他公司提供了一个模仿和借鉴的机会。东道国在与跨国公司进行贸易时,大量采购国外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其中含有许多我们从未接触到的技术资料。本地公司员工与外国员工沟通有关技术及产品研发,可以在强化学习、加速“学习”、节省资金投入、进行革新、提升资金利用率等方面,推动本国科技发展。
3.政策建议
3.1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进行适度知识产权保护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已成为保障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国的各类知识产权总量在持续增长,但仍然存在着“大而弱”的状况。所以,要全面、深入地贯彻知识产权战略,充分调动各类经济主体的创新意识和潜能,真正形成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格局。
在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后,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高科技行业更是如此。但是,本文的研究发现,科技企业的技术开发效率与知识产权的保护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关系。因此,在实施符合各国国情、符合国际惯例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前提下,为各国的企业创造一个有利的法律和市场环境,避免盲目照搬发达国家过于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3.2加大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力度,提高研发人员创新积极性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仍然属于资本劳动,在资本投资上,需要使高新技术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主体,壮大创新企业群体,增加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一方面,可以通过税收减免、税收减免等措施,促进科技和研究领域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研究储备体系,按照研究计划和资金需要,预先进行研究,并对研究经费进行规范,以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科研工作者的质量是关键。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科研开发工作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其投入与产出的效率也不高。要完善我国的薄弱环节,加大对高技术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力度,出台吸引留学生回国的政策。加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完善股权激励、股权激励和成果转让等激励政策,提高科研人员的地位和待遇,为研发人员从事技术创新提供新动力。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我国司法与行政执法不断健全的情况下,通过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调整,以适应我国国情,对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对其他其他相关变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发投入、政府支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对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水平有促进作用,而人力资本和进口贸易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起正向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水平抑制了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这可能归功于外商直接投资(FDI)形式与流入的产业。
参考文献:
[1]唐卫红.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方式优化研究——基于对我国高技术产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9(09):149-152.
[2]赵娜,王博.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技术创新:促进还是抑制?——2008—2014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经验证据[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6(05):113-122.
[3]何自娟,刘凤英.我国各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J].市场论坛,2014(04):45-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