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渠道防渗技术

期刊: 中国村庄 DOI: PDF下载

鲁保全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水务局 河北 承德 067600

摘要

水利工程属于是我国的基础性建设工程,不仅具有防洪减灾、储水灌溉以及电力供应等作用,还可以改善区域气候条件,科学管控水资源等。在其施工建设过程中,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使用年限,尤其是针对水利工程渠道的施工。在水利渠道施工中,受诸多因素影响,实际施工容易出现渗漏问题,降低渠道施工质量,为防止该问题的出现,建设企业需要加强对水利渠道防渗施工技术的研究,本文先是介绍了渠道渗漏原因,随后又介绍了土工膜防渗施工技术。


关键词

水利工程;水利渠道;防渗施工

正文


中图分类号:TV54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针对水利工程项目开展渠道防渗施工可显著影响工程项目的使用年限。水利工程事关国计民生,相关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做好渠道防渗施工设计,减少水利工程项目渗漏概率,在保障农业生产的同时更好地促进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1水利工程渠道渗漏原因

1.1化学原因

水利工程渠道渗漏原因的产生会涉及化学问题,具体的渗漏原因与土壤中含有一定酸类物质或盐类物质有关,此类物质在与水利工程施工材料混凝土进行混合后,二者之间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致使渠道周边土壤发生改变,进而可能会降低水利渠道施工的混凝土质量,破坏渠道混凝土的整体结构,久而久之,混凝土可能会出现裂缝或开裂等问题,其是水利渠道渗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1.2物理原因

水利工程竣工后期的养护与维修工作与其施工工作同等重要,在维护阶段渠道渗漏问题的产生会涉及物理问题。首先,水利工程竣工后期缺少规范化的渠道维护工作,且相关质量检测工作不到位,进而可能会为后期的工程使用留下诸多质量隐患,加之水利工程日常管理缺少防渗漏措施,一旦发生渗漏问题,产生的经济损失不容小觑。其次,水利工程周边土壤的含水率较高,一旦外界气温降低,土壤可能会出现冻胀现象,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影响水利工程渠道的施工质量,导致水利渠道结构遭受破坏,进而可能会降低水利工程渠道使用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等。最后,在水利渠道的施工方面,如若施工人员并非专业人士,且施工过程存在不规范以及不标准的施工行为,不仅会影响施工质量,还会拖延施工进度。此外,部分建设企业在水利工程渠道施工中使用的仍是较为传统的防渗技术,技术的防渗效果有所降低,加之缺少专业技术管理,水利渠道的防渗施工质量堪忧。

1.3排水原因

常规情况下,大部分水利工程的施工都会存在工程整体排水性较差的问题,即工程施工无法满足实际的泄洪或防洪要求等,进而可能也无法满足农业种植灌溉要求等,一旦突发自然灾害,水利工程不仅不能够起防洪减灾作用,还可能会出现建筑损坏或被洪水淹没等问题,久而久之,水利工程渠道的施工质量逐渐下降,进而容易出现渗漏问题。如若建设企业未能及时发现与处理,渗漏问题会越发严重,最终可能会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此同时,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水利渠道在自然环境下风吹日晒,加之水资源的冲击,部分水利建筑容易出现裂缝,从而会出现大面积的渗漏问题,影响水利工程渠道的使用性能

2水利工程施工中渠道防渗技术

2.1土料防渗技术

土料防渗技术是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一种防渗技术,其优势在于其主要原料是土料,取材容易、成本低廉、效果好。但其稳定性较差,在长期冻结后会出现松散,影响工程的强度和防水性能。通过在土料中掺加助剂,提高其抗渗性,可有效改善其稳定性。为保证工程质量,应特别注意:①要压实,使之达到最好的密实度;②先把土和外加剂混合在一起,然后再加入水进行混合;③采用先顶后顶的方法,对厚度大的防渗层进行分层施工。在工程完工后必须加强保护,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2砌石防渗技术

砌石防渗技术对石材的耐蚀、耐磨性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水流大、水流快的地区,需要更多的石材。目前国内使用的石材有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等,这种石材不仅具有优良的特性,而且具有很好的塑性,可以根据管道需要加工成各种形状。同时,还需要用水泥砂浆等材料做粘结剂,把石头粘结起来,保证没有裂缝,防止管道漏水。

2.3混凝土防渗技术

混凝土防渗技术具有较高的致密性,可以达到较长的使用年限,但该技术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一旦环境温度、湿度发生改变,混凝土内部和外部就会产生温差,从而造成管道开裂。另外,施工技术也是造成混凝土开裂的重要因素,必须从施工工艺上进行针对性处理。①搅拌、泵送、振捣等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施工单位应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减少内外温差,避免裂缝的发生。例如,采用裹砂法,先将水泥、砂料和水混合,然后再加入石料,以降低渗水量,达到混凝土的强度要求。②通过优化施工工艺来降低裂缝的发生。③采用掺入粉煤灰的方法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若在冬季施工,应增加保温措施,避免因温差造成施工开裂。目前,混凝土防渗技术已成为最广泛、最方便的施工操作,也是管理、施工效果最好的一种施工工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2.4膜料防渗技术

膜料防渗技术是在水利工程渠床上进行防渗处理,以实现防渗。该工艺具有成本低、效果好、施工简单等特点;其不足之处在于,薄膜材料的稳定性、抗冲击能力差,极易发生断裂,从而影响防渗效果。所以,施工时要尽可能保证薄膜材料的完整性,防止由于铺设不当而造成薄膜破裂。①在进行工程前,必须对沟槽周边进行平整,并将场地中的杂物、杂草清理干净,防止因路面不平、杂草等原因对膜材料造成损伤。②铺装时,要留有一定的小褶皱,以便增加薄膜的耐震性能。薄膜材料的搭接部位应有10~15cm的交叠,以保证接头不会发生漏水。国内对膜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进一步改善,以期找到耐磨损、耐冲击的新材料,以拓展薄膜防渗技术的应用领域。

2.5沥青防渗技术

沥青是一种常用建材,目前常用的沥青防渗技术有两种:①将沟渠夯实,然后洒水除草,再在路面上喷上一层热沥青,从而在沟渠上形成一层保护膜,达到防渗的目的。②在苇席、麻布等物料的表面喷上一层沥青,使其具有防水作用,再将其铺在沟槽的表层,起到防渗作用。采用该工艺时,应特别注意接头部位的铺设,保证不留下空隙,从而影响防水效果。

2.6灌浆防渗技术

①利用高压喷注浆可提高基础承载力,防渗效果好、施工质量高、适用面广;其缺点是,喷管难以控制,易发生漏喷,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喷管方式。②为防渗帷幕注浆,即卵烁层。先将一部分黏土与水凝胶混合,然后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设定注浆标准,一般至少要有3个以上的注浆口,以达到充分注浆。③在岩石或沙砾石地基上进行帷幕注浆,可通过注浆的方式将堤坝与堤坝连接起来,并使堤坝的底部达到不渗透岩层,可有效降低基坑中的地下水,从而达到对渠道的保护作用。控制灌浆工艺是在传统灌浆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具有操作简单、注浆效率高、节约灌浆周期、减少防渗费用等优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渠道建设过程中做好防渗漏施工非常关键,科学的防渗漏施工技术不仅可减少渠道渗漏概率,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质量,提升渠道的输水能力。本文通过介绍渠道防渗技术,分析渠道渗漏的原因以及不同地区兴建水利工程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来为水利工程施工单位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杨秀齐.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及管护措施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2(12):24.

[2]张庆文.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及管护措施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1):1-4.

[3]杨赋膺.研究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J].名城绘,2018(5):1-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