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跷秧歌的传承与发展探究

期刊: 中国村庄 DOI: PDF下载

李亚丽

宁县文化馆 745200

摘要

高跷秧歌作为一种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汉族民间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在新形势下,高跷秧歌面临着许多挑战。本文以探究新形势下高跷秧歌的传承与发展为目标,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策略,以期为高跷秧歌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其在当代社会中得到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

高跷秧歌;非遗舞蹈;传承发展

正文


高跷秧歌是一种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汉族民间舞蹈,它集合了“歌、舞、戏、杂、武”五门艺术的精髓,并发展出独特的人物造型和脸谱内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之一,高跷秧歌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农耕社会,在过去是劳动农民自娱自乐的方式之一。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方式和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兴趣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高跷秧歌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挑战。因此,探究如何有效传承和推动高跷秧歌在新形势下得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跷秧歌概述

高跷秧歌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起源于中国北方农村地区的农耕文化。它以踩着高跷进行表演为特色,通常由一至多人组成,通过舞蹈动作和音乐演奏来展现农民的生活场景和情感表达[1]。高跷秧歌的表演者身穿传统的农民服装,脚踩高跷,在舞台上跳跃、旋转和扭动。他们通过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展示出高难度的舞蹈技巧和独特的舞姿。同时,高跷秧歌的音乐伴奏也是其独特之处,通常使用锣鼓等传统乐器,配合节奏明快、欢快的曲调,营造出热闹喜庆的氛围。高跷秧歌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农民对丰收和幸福生活的期盼,同时也传递了对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美好祝愿。通过高跷秧歌的表演,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精神,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新形势下高跷秧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形势下,高跷秧歌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首先,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方式对其流行度带来负面影响。人们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使得他们很难抽出时间去欣赏和参与传统文化艺术表演,导致观众数量减少。其次,在媒体宣传推广方面存在局限性。由于媒体资源有限以及更多关注当代流行文化等因素,高跷秧歌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曝光度和宣传机会。此外,农民工外出打工也给高跷秧歌队伍组建带来困难。许多年轻人离开家乡寻求就业机会,在城市中追逐梦想而不再从事农耕生活或参与民间舞蹈表演。然而尽管如此,在新形势下也有机遇可供利用。当前国家政策鼓励保护和弘扬优秀民间艺术表演,并提供了相应支持措施;互联网时代为高跷秧歌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通过网络平台可以更广泛地宣传和推广。因此,面对这些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高跷秧歌在新形势下的传承与发展。只有充分认识到问题所在,并制定有效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确保高跷秧歌得以继续传承并融入现代社会。

三、新形势下高跷秧歌传承与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互联网平台,广泛进行宣传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和娱乐的主要渠道。首先,在宣传方面,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高跷秧歌官方网站或社交媒体账号来发布相关资讯、视频和图片等内容。这样可以吸引更多人关注并了解高跷秧歌,并提供一个便捷途径让观众在线上欣赏表演。其次,在教育方面,可以开设线上课程或举办网络直播活动来向公众介绍高跷秧歌文化知识以及基本舞蹈技巧[2]。通过在线学习资源和培训机构,年轻人能够更加灵活地参与到对高跷秧歌艺术的学习中去。此外,在推广方面还可以借助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等制作高跷秧歌相关的短视频,通过有趣、精彩的内容吸引年轻人参与和分享。同时,可以利用直播平台进行高跷秧歌表演或比赛的实时转播,让更多观众能够在线上欣赏到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二)加强人才培养,夯实发展基础

只有通过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夯实艺术表演技巧和知识基础,才能确保高跷秧歌得以持续发展。首先,在教育系统中应加强对高跷秧歌文化的教育。学校可以将其纳入音乐、舞蹈等相关课程中,并组织相关活动来增进学生对于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了解和热爱。同时,建立专门的高跷秧歌培训班或机构也是必要的,为有意愿从事该领域工作或深造者提供系统性、专业化的学习环境。其次,在社会层面上需要注重人才储备和传统技艺传授[3]。老一辈艺人逐渐去世使得技艺失传成为可能性。因此,需要及早寻找并挑选年轻有潜力且热爱高跷秧歌的人才,并由资深艺人亲自传授技巧和经验,确保其技艺得到有效传承。此外,还可以建立专业团队或组织来推动高跷秧歌的发展。这些团队可以定期举办演出、比赛等活动,提供更多舞台机会给表演者展示自己的才华,并通过交流合作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与成长。

(三)创新表演形式,丰富表演内容

通过引入现代元素和多样化的艺术手法,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和观赏,并使其对于这一传统艺术产生兴趣。首先,在舞蹈编排方面可以进行创新。结合现代舞蹈技巧和风格特点,将高跷秧歌与当代音乐、流行文化等相结合,打造出独特而有吸引力的舞台效果。同时也可以尝试不同主题或故事情节来呈现高跷秧歌,在保持原汁原味基础上注入时代感。其次,在服装设计方面也可进行改进。保留传统元素的同时加入时尚元素或个性化设计,让服装更具视觉冲击力并符合当今审美需求。最后,在灯光、音效等技术应用上也可做文章。运用先进科技手段提升舞台效果,创造出更加震撼和具有沉浸感的表演体验。

(四)与旅游业结合,扩大文化影响

通过将高跷秧歌作为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和推广,可以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首先,在景区或乡村旅游项目中加入高跷秧歌表演环节。利用自然风光或历史人文背景搭建舞台,并安排定期表演活动,让游客能够亲身感受到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魅力。其次,在导览解说中融入对于高跷秧歌的介绍。向游客详细讲解其起源、技巧以及代表意义等内容,增强他们对于这一民间艺术的了解和认同。此外,在剧情设置上可以注重故事性和情感共鸣。通过精心编排的剧情,让观众能够在欣赏高跷秧歌的同时产生共鸣与思考。最后,在旅游宣传推广方面加大力度。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和旅行社合作,将高跷秧歌纳入相关旅游线路和宣传活动中,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跷秧歌作为一种汉族民间舞蹈,在新形势下面临着快节奏生活方式、媒体宣传局限性和人员流失等挑战。然而,通过利用互联网平台广泛进行宣传和加强人才培养夯实发展基础的策略,可以有效推动高跷秧歌的传承与发展。利用互联网平台可以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加强人才培养则能确保技艺得到有效传承并注入新鲜血液。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保护和推动高跷秧歌这一优秀民间艺术在新时代持续繁荣发展,进一步丰富我国文化遗产的内涵,并促进了地方旅游业的繁荣。

参考文献

[1]王晓黎.高校舞蹈教学视域下“非遗舞蹈”的传承思考——以“海城高跷秧歌”为例[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2(02):158-163.

[2]李婷. 上口子高跷传承人张忠贤:踩上高跷舞起来,过年才有味儿[N]. 人民政协报,2022-01-28(011).

[3]张彤. 山西定襄高跷秧歌与东北海城高跷秧歌的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2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