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儿七的药理学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摘要
关键词
桃儿七;药理学;应用
正文
桃儿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也被称为虎杖,它属于蓼科植物。桃儿七的性质为苦、辛、寒,具有一定的药理学作用和应用价值。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如白藜芦醇,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身体的损害,白藜芦醇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研究表明,桃儿七中的白藜芦醇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某些癌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文在此药物的药理学作用等角度出发,分析了这种药物的具有应用前景,希望能够为相关学者提供借鉴价值。
一、桃儿七的化学成分与生物学特征
(一)生物学特性
桃儿七是一种生长在海拔2700-4500 m高海拔山地的植物。它喜欢冷湿润的气候,夏季温度低,多雨,冬春季干冷。桃儿七的授粉方式主要通过自花传粉和少量异花传粉。它的高度在30-90厘米之间,根状干较粗,呈节状排列。不定根数量较多,长度大于30厘米,粗2-3毫米,颜色为棕红色或浅棕色。茎粗直,基生鳞状,1-3片,上面有不同颜色的斑点[2]。叶子呈心形,长13-20厘米,宽度16-30厘米,有3至5个深裂点,顶端有3个浅裂片和2个分裂的侧裂片,小裂片先端渐尖,下部有柔毛。花朵为雌雄异花,单独生长于6基地,有单独的梗。花瓣的颜色有白色、粉色、红色、玫瑰红色和紫红色等多种,呈倒卵形,较大,外面和里面都有花瓣。花药线状,雄蕊长度为6-9毫米,花药长度为3-6毫米,有四聚花粉粒。单房有1个房间,内有多个胚珠。果实为椭圆形,成熟时呈红色,全长为4-9厘米,直径为2-5厘米,含有大量种子。
正常情况下,桃儿七需要经过5-6年才能性成熟并开始有性繁殖,每个品种的产量约为60颗,最高可达180颗。在养分充足的情况下,桃儿七还可以利用地下茎进行无性生殖。桃儿七一般在五月中旬开始发芽,五月末至六月初开花,八月底至九月初结果。
(二)化学成分
桃儿七富含多种活性物质,包括木脂素、总皂甙、黄酮、单宁和多糖等。其中,以鬼臼属植物中的木酚酸酯为主要成分。鬼臼属植物中的酚酸类化合物具有两种不同的构造。其中,天然产物中的1-苯四氢萘丁内酯类化合物由1-苯基四羟萘丁内酯型化合物组成,包括鬼臼毒素、去甲基鬼臼毒素、盾叶、苦鬼臼毒素、异苦鬼臼毒素、脱氧鬼臼毒素等。
另外,1-苯基萘丁内酯是一种含有1-苯基萘丁内酯的化合物,主要成分为去氢鬼臼毒素和山荷叶素。在不同的营养部位中,鬼臼毒素的浓度有所差异,以根部>籽>茎、叶为顺序[3]。桃儿七的主要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和甙元。最近的研究表明,桃儿茶中含有丁烯修饰的类黄酮,其分子内含有亲脂性的丁烯基,同时具有不同的异戊二烯化位点、长度、环化程度和羟基化程度。
二、分析药理学作用
(一)抗肿瘤作用
研究表明[4],鬼臼毒素在小鼠体内展现出了强大的抗肿瘤活性。与其他八角莲的品种相比,桃儿七具有更显著的抗癌效果。其抗肿瘤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它能与细胞内微管高效结合,阻碍细胞与染色体的连接,从而阻止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抑制细胞对核酸的吸收,抑制了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与拓扑异构酶作用,产生稳定的物质,导致DNA断裂,引发DNA的异常重组。伊托泊苷(VP-16)和替尼泊甙(TiniposideVM-26)已上市,为肺癌、白血病等恶性肿瘤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这两种药物都是高效的抗肿瘤药物。VP-16主要用于睾丸淋巴癌的治疗。前期研究发现[5],桃儿七醇提取物对人乳腺癌细胞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治疗效果显著提升。此外,它还对人的口腔粘膜上皮癌、前列腺癌和大鼠胶质瘤均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并能显著降低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二)抗病毒作用
山柰酚、槲皮素显示出良好的抗HSV21病毒活性,而山柰酚和苦鬼臼毒素则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此外,桃儿七的甲醇和二氯甲烷萃取物对HSV也有一定的抗感染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局部应用鬼臼毒素能有效地抑制HPV的增殖,对尖锐湿疣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现有资料显示[6],鬼臼毒素通过阻断HPV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诱导其坏死和脱落,从而对尖锐湿疣起到疗效作用。此外,我们从桃儿七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鬼臼毒素、去氧鬼臼毒素和鬼臼苦素以及地下部分的甲醇萃取物在前期工作中得到了应用。
(三)抗炎作用
鬼臼属植物富含20种常用的氨基酸和alpha-氨基丁酸,其中大部分具有破坏肝毒性或作为假神经传递素的功能。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对肝硬变和重型肝炎引起的临床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从桃儿七子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不仅可以用于抗气管炎,还可以用于抗乙肝,其有效率可达93%,并且能显著减少病毒性脑炎的退热期,而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四)杀虫作用
经过应用小叶碟状添加法和WHO生测方法,对3龄初孵出的淡色库蚊幼虫和5龄初期菜青虫进行了毒力和生长抑制试验。研究表明,无论是对淡色库蚊幼虫还是小菜蛾,鬼臼毒素类似物都成功地抑制了它们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黄酮类化合物,它具有强大的抗病毒作用,能有效对抗流感杆菌、卡他链球菌等病毒,并且对许多害虫也有杀菌作用。此化合物对菜青虫和小菜蛾的毒性和拒食作用也较高,因此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五)毒性
桃儿七是我国《中国植物图集》[7]中记载的剧毒植物,它的根部和地下部分提取的鬼臼树脂对大多数动物有极强的毒性。动物在接触后的8小时内会出现腹泻、呼吸困难、尾部症状等,随后会出现痉挛、衰竭、昏迷,15-18小时后可能死亡。解剖发现,这种植物会引起严重的肠炎。前期研究证实鬼臼毒素具有抑制线粒体自噬的活性,但是在注入大鼠和豚鼠体内后,总苷类物质以及4'-去甲基鬼臼毒素对骨髓、淋巴、白细胞、小肠上皮和生精功能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大部分实验证实,上述物质对小鼠的骨髓、淋巴、白细胞、小肠上皮和精子产生的影响优于苷元,但在高浓度下仍然会引起腹泻、呕吐和大量唾液分泌。小鼠、豚鼠和家犬对这些影响最为敏感,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氯丙嗪来预防。人类服用鬼臼树脂后可能会出现呕吐、呼吸兴奋、运动紊乱和昏迷等症状。此外,临床观察发现,鬼臼树脂除了可以治疗尖锐湿疣和抑制疱疹病毒外,还具有抗免疫、抑菌和杀虫的作用,对牛皮癣、疟疾、类风湿等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六)其他作用
桃儿七在抗CML作用中的机制是通过阻断BCR/ABL-STAT5通路,激活线粒体凋亡,进而诱导K562细胞凋亡[8]。此外,桃儿七的有效成分之一是鬼臼毒素,已被证明对银屑病、疟疾、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簇秃头症、重症肌无力、精神分裂症等疾病具有显著疗效。宫颈癌、乳腺癌和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在现代医学中也常用桃儿七进行治疗。桃儿七中的黄酮类成分如槲皮素和山奈醇具有良好的止咳化痰功效。
三、应用前景
据西元710年《月王药珍》[9]收录的奥莫色记载,桃儿七的使用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它具有一定的毒性,但也有祛风湿、活血、化痰、止咳等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症、跌打挫伤、月经失调、痛经、胃痛、咳喘等疾病。《陕西中草药志》记载,桃儿七还具有祛风湿、活血、镇痛、咳嗽、解表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中风、疲劳、骨折、外伤、感冒、月经不调、铁锤中毒等病症。一种常见的配方是桃儿七克,长春七三克,太白五克,石耳子六克,枇杷叶六克,朱砂七克,樟木九克,木香2.4克,用清水煮,分两次服用。
对于劳伤咳嗽、风寒咳嗽也有一定的疗效,可与太白贝母、沙参一起煎汤服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可使用鬼臼3克,先用开水煮煮,或经常放在嘴里。饮食方面应避免生冷、酸性食品。《甘肃中草药手册》称桃儿七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祛风湿、止咳化痰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胃脘痞满、咳嗽、月经不调等病症。口服时可用水煮,每次1.5-6克,或研成粉末,或泡茶饮用。治疗风湿、腰痹、骨痹等病症可使用鸡素苔9克,独活9克,苍术9克,细辛6克,伸筋草3克,木通3克,加酒煮成药汤。《陕甘宁青中草药选》[10]中提到,桃儿七可用于治疗歇斯底里,用量为鬼臼六克,水煎剂。
现阶段,国内已经上市(进口)的产品包括鬼臼毒素酊剂、鬼臼毒素软膏剂和鬼臼毒素溶液。此外,还有已上市的鬼臼毒素涂膜剂、纳米鬼臼毒素凝胶和鬼臼毒素固态脂质纳米颗粒等。一些学者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一种新的鬼臼毒素脂质体,评价标准为包裹率。在试验中,将考虑氢化磷脂与胆固醇的比例、氢化磷脂与DendrimerG3.5的比例、氢化磷脂与鬼臼毒素的比例以及旋转蒸发温度等四个因素。经实验分析,确定了氢化磷脂:胆固醇=20:3.26,氢化磷脂:鬼臼毒素=20:1.5,旋转蒸发温度为45℃。
研究人员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了固态脂质纳米粒的处方和制备条件。在试验中,考虑了表面活性剂用量、表面活性剂组成、固态油脂用量、搅拌速率等四个影响因素以及颗粒粒径等四个参数。经过综合评定,得出了最优处方:表面活性剂用量为5%,以Brij78为主要成分,固态油脂质量分数为1%,最佳搅拌速率为1000 r/min,鬼臼毒素的质量分数为0.5%。总之,当前关于这类药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抗肿瘤和结构改造方面,而作用机理尚不明确,这限制了桃儿七的临床使用和新型药物研发,所以说相关学者还是要对此中药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为后续类似药物的研发提供更多数据参考。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桃儿七是我国常用的中药,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和多种药效。尤其在抗癌症、抗肿瘤等领域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因此受到医药工作者和制药企业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制药企业也投入了大量资源和精力研发桃儿七相关的药物产品。他们希望通过提取和纯化桃儿七中的有效成分,开发出更高效、更安全的药物,以满足临床上的需求。这些努力不仅推动了桃儿七的科学研究进程,也为中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范例。
参考文献
[1]郭源辉, 申佰轩, 韩霜, 李晶晶, 段佳佳, 刘传鑫. 鬼臼毒素类药物及其合成方法的研究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11(10):17-20.
[2]久西加, 陈红刚, 王惠珍, 曾翠云, 杜弢. 桃儿七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细胞壁代谢及种皮超微结构的变化[J]. 西北植物学报, 2023, 43 (10): 1704-1715.
[3]孙悦, 刘文伟, 张国霞, 张玉霞, 包旭宏. 藏药桃儿七资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23, 33(9): 696-706.
[4]李玉泽, 张东东, 姜祎, 邓翀, 王薇, 刘建利, 宋小妹. 小桃儿七中2个新的甾体类化合物[J]. 中草药, 2023, 54(15): 4769-4773.
[5]胡迪, 罗晓伟, 王宇贤, 龚明, 邹竹荣. 桃儿七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基因克隆及其酶活分析[J]. 生物工程学报, 2023, 39 (7): 2818-2838.
[6]宁蓉春, 刚华本, 王娜, 徐文华. 桃儿七种子休眠与萌发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3, 42(1):79-85.
[7]杨智明, 曹婕, 杜宇鹏, 羽仲全. 桃儿七化学成分与药用价值研究[J]. 当代畜牧, 2022,9(12): 44-46.
[9]李彩霞. 桃儿七药材质量标准及其鬼臼毒素微颗粒的制备研究. 青海省,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2022,15(6)17-23.
[10]李鑫, 王冯瑞, 丁超, 姜祎, 张化为, 李玉泽, 宋小妹, 张东东, 王薇. 太白七药抗肿瘤研究进展[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2, 41(2):38-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