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区传统白酒产业转型发展的建议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白酒产业是中国传统民族工业的重要遗产,白酒产业的地域依赖性、效益稳定性使白酒成为具有产地优势区域发展经济的产业布局首选。翠屏区作为中国白酒现代工业娇子——五粮液的所在地,2021年全区白酒产业增加值占翠屏区GDP比重高达40%对翠屏经济发展举足轻重。如何在“双碳”时代大背景下,持续做好“酒文章”,促进传统白酒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翠屏发展必须直面的问题。
(一)守牢“低碳”门槛,抓实“源头碳减排”
1、实施“优粮名酒”工程,打造绿色原料基地
坚持“种道地好粮、酝传世佳酿”思路,依托“宜长兴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集群示范带”建设,大力发展本地农业,建设百万亩高品质酿酒专用粮基地,定向供应本地酒企供应酿酒专用粮;积极引导酒企就近采购原料,成立酿酒专用粮产业协会、五粮液有机农业公司等,采取净地交付、订单托底、最低保护价等收购措施收购优质酿酒专用粮,减少外地购入造成的粮食损耗和能源消耗。聘请行业专家指导县(区)开展规模化种植,加强土壤、空气和水资源监测管理,重点培育“环长江”糯红高粱示范区绿色基地,保障白酒产业绿色生态原料供给。
2、实施“保旧建新”工程,更新生态酿酒窖池
深挖传统技艺,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对走马街遗址、叶家院子遗址、五粮液501车间老酒坊等开展考古挖掘,收集并运用酿酒窖池管理知识和生态保护措施。出台宜宾市白酒历史文化保护条例,梳理以“刘鼎兴”“长发升”等酿酒作坊为代表的白酒历史文化文物资源名录和以“五粮液酒传统酿造技艺”为代表的酿酒技艺类非遗项目名录,对酒类非遗传承人授徒、传艺、交流等提供一次性补助。加大资金投入,支持恒生福酒业、川兴酒业、国美酒业等企业新(改)建窖池,引进空气源热泵蒸汽系统等新工艺,减少蒸汽排放、碳排放。
3、实施“品质溯源”工程,完善闭环品控体系
持续完善白酒行业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编制稻谷等7类酿酒专用粮绿色生产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印制《绿色、有机生产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性手册,推行生物防治技术,指导种植户规范生产,确保白酒原料基地化肥、农药使用量逐年下降。在宜宾成立四川省酿酒专用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聘请国内粮食领域专家学者,开展酿酒原粮品质提升和生产工艺减排降碳等技术研究。深化与中化集团、IBM等顶级农业现代化服务企业合作,打造酒企窖池品质溯源管理平台,通过二维码溯源等方式,对酿酒专用粮全过程进行溯源管控,实现原粮100%可预检、可追溯、可管控。
(二)践行“低碳”生产,推进“过程碳减排”
1、“生态引领”推动管理赋能,全力创建“低碳酒企”
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中国轻工集团、四川能投集团三大企业深度合作,在白酒工业智慧能源管理、绿色金融、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签订中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产业绿色化全面升级。支持五粮液与国家电投集团联合开发碳中和供应链管理和信息共享平台,打造白酒产业“智慧能源+区块链”数字化场景,常态化开展碳全景监测、周期性管控,推动白酒企业生产全生命周期减排降碳。全面梳理摸排全市白酒行业企业,开展“散乱污”酒企专项整治,全面整改、停运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2、“智慧生产”做强科技支撑,着力打造“低碳产品”
按照“智慧酿酒”发展理念,成立宜宾六尺巷酒业,建设国内首个机械化、智能化白酒酿造基地,节约人工成本90%以上。持续完善白酒行业低碳生产体系,针对加工工艺绿色化改造过程中方法不科学、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支持五粮液等酒企开展纯粮酿造固态发酵白酒全生命周期绿色设计、管理与评价等技术研究。深化与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校合作,围绕永乐古窖酒业3.8万吨技术改造、酒糟综合利用生物质发电、煤改气节能减排等重点项目,开展白酒产业领域设备升级、工艺创新等研究。
3、“变废为宝”强化回收利用,聚力建设“低碳园区”
大力实施宋公河生态保护带、五粮液工业园区上游岷江等酒企水源地生态修复,制定酿酒废水人工生态湿地处理技术规范,采取“预处理+A2O工艺+紫外线消毒”污水处理工艺净化水质,实现“从土地中来、到土地中去”生态循环目标。支持五粮液与北京工商大学签订“五粮液黄水多糖生物活性研究与应用”技术合作协议,重点开展黄水多糖类保健品功能性研发,提升产业链循环利用价值。持续开展酿造废物回收利用行动,每年将60余万吨白酒丢糟发酵回收为沼气等清洁能源,通过生物质发电项目为白酒产业园区供电。
(三)倡导“低碳”理念,强化“末端碳减排”
1、坚持“简约式”包装,夯实绿色消费基础
针对国内白酒行业在绿色包装设计过程中缺乏规范技术指导等问题,引导五粮液等酒企开展数字化包装及绿色产品设计、全生命周期绿色设计信息数据库开发,补齐行业绿色包装短板。简化白酒产品包装设计,鼓励普拉斯等白酒包装企业开展“智慧e+”生产线建设和节能设备自主研发,在产品包装环节探索使用PET绿色材质等100%生物可降解原料,打造集注塑、装配、打码、检测等工序于一体的自动化生产线,推动白酒产业集约化生产。
2、推行“体验式”营销,引领绿色消费行为
由政府统筹、国资牵头,采取自建、加盟等方式,支持市内白酒企业跨省打造酒文化体验店(中心),充分运用5G、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立体化呈现生态酿艺全过程。建设“利川永”“安乐泉”等生态酿造基地,在全市范围内布局古法酿酒技艺、古窖泥文化等体验馆,引导消费者切身参与种酒粮、醅酒窖、事酒艺、兴酒礼系列活动,传播白酒酿造生态哲学理念。积极开展“云游五粮造美酒”线上系列活动,利用热门的直播带货方式,邀请知名艺人在五粮液官方商城和天猫、苏宁等购物平台直播宣传宜宾白酒生态酿艺,让群众全方位感受“从源头到餐桌”的酿酒、储酒全过程。
3、打造“融合式”产业,优化绿色消费环境
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机遇,实施“酒+N”酒旅融合发展战略,将酒文化与僰苗文化、茶文化、长江文化等串联打造生态酿酒基地,策划推出“兴文洞藏酒—南溪双龙井养生庄园—李庄左湾酿酒专用粮基地”等特色酒旅融合精品线路。引导酒企在旅游景区打造集工艺实操、口味鉴赏、现场售卖于一体的“生态酒谷”“特色酒庄”等场所,吸引消费者现场品鉴、即刻下单。
...